第三百七十六章 流民进城(1 / 2)
管月娆一听愣住,大批流民正往落风镇而来?
因南边旱灾,朝廷救治不力,至各地暴动不断。加上大皇子登位后大肆屠杀皇室成员及官员,至使各地反旗高举,兵祸频频。
天灾加人祸,流民四处逃离。
“怎么逃到我们这个地方来了?”
按管月娆的想法,这落风镇绝对算不上一个好的避难所。
虽然这是他们母子三人的栖居地,还是两个孩子的封地,这些年她费力经营,还算不错,可管月娆私底下就没觉得这地方是个宜居之地。
靠近边关,外族频频犯边不说,也没什么风景名胜之地,冬天还冷得半死,如今外头的雪下一夜都能埋人。
要是能跑,她第一个就要撒腿跑的。
跑到南边,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好生度完这一世。
“怎不往庆元府跑?”
庆元府虽是北齐首府,但得先过北燕才到北齐地界,北燕兴元府富得流油,虽不如京城膏梁锦绣之地,但不比北齐强?
“这批流民怎么想的?这其中是否有人煽动?”
漆乐山和管鸣善对视一眼,世子妃说到他们的心坎里去了。
他俩也正觉得纳闷。
那些流民怎么放弃南边富庶之地往北地跑?还越过北燕跑到北齐来?
跑北齐也就算了,还跑到北齐最靠近边关的一个小镇来?
这怎么想的?
“我这就亲自去一趟,问清缘由。若有人煽动,意图谋不轨,只把他们拒在外头就是。”
管月娆听着点头,“你亲自跑一趟也好。”
底下的护军很多都是底层百姓充入军中,没准见着流民可怜,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人放进落风镇,到时起了乱子,不好收拾。
又交待管鸣善:“务必加强内城外城守卫,特别是内城,若非内城居民,一律问清进城理由,居住何地,停留时长,让监市们盯紧非内城户籍人员,按登记人员做到每日核查一遍。”
“是。下官明白!”
离落风镇三十里外一处山坳,代向粮满脸忧愁地看着闭着眼皱着眉睡着的亲娘,把一条破棉袄往她身上拢了拢。
代妻白氏把一双小儿女紧紧拢在身边,母子三人紧紧抱着取暖。
伸长脖子往外焦急地看了看,“他爹,露儿和岳儿捡个柴这么久?”
代向粮支起身往外看了看,“我去寻寻。”
正要起身,白氏又一把拉住他,“你别去!”眼中含泪。
虽担心两个大的孩子,但这里还有生病的婆母,还有一双小儿女,丈夫若是去寻人,要是流民冲击一家人,她护不住这一家老小。
这一路逃难,一家人被流民冲散过好几次,公爹也死在路上,婆母如今也病得厉害,白氏实在是怕得很。
“爹,我们害怕。”
一双小儿女拼命往母亲怀里缩。
“露儿岳儿在一起,他俩也机灵。”白氏安慰自己,也安慰丈夫。
代向粮只好坐了下来,身子往风口方向挪了挪,给一家老小挡风。只是雪粒子还在下,风刮到脸上如刀削一般,哪起半点作用。
不一会几人就冻得不行,打起摆子。
“他爹,”白氏抖着身子,颤着声,“为什么一定要往落风镇去?那里靠近边关,听说那里的百姓都往中原往南边跑的,咱为什么还往那边去?”
白氏实在不解丈夫的决定。
婆母和她都会做些绣活,在南边时帮着大户人家养蚕缫丝一年也能挣些糊口钱,北地虽说不养蚕,可找个大城接些绣活,或是桨洗缝补的活计,家里虽没地,也能把日子过下去。
“万一敌人犯边,没准还要抓壮丁打仗。”
两人几乎是吵了一路才往落风镇来的。
代向粮往附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流民身上扫了一眼,小声道:“那兴元府咱们又不是没去过,才靠近城门,就被箭矢射得半分靠近不得,人家不收咱们。”
北燕的城池根本不放他们进城,特意把他们往北齐赶。
他们离开北燕地界,本来要去北齐的庆元府的,结果一路有人跟他们说,让他们到落风镇去。
“南边的兵祸波及不到北齐,北齐王父子是个善战的。”
代向粮打听过了,北齐这些年虽时有胡人犯边,常有小战,但大战是没有的,北齐有三十万雄兵,朝中不只皇上还有那些反王也想拉拢,但北齐并没有掺合到里面去。
代向粮觉得北齐安稳。
本想带着一家子去北齐首府庆元府的,结果连靠近庆元府的地界都不能。
“到底是一地首府,那里应该不让咱们这些流民过去。”
去了也是白去。
“那些人说的是真的吗?落风镇有很高的城墙?也很有人气,很热闹?听说还有一个湖,北地的人都爱去那里游湖。”
听了一路的消息,白氏也不知是真是假。
一个边镇能有多少人气?他们一路逃荒,离乡背井的,家里的地也丢了,身上的存银也花尽了,到了落风镇若找不到活计,一家人可要怎么活。
代向粮打听来的消息却比妻子多了些,又因为一路有人特意把流民往落风镇赶,落风镇的情况也真真假假听了许多。
“你忘了岳父村里那个当兵的了?家里收到他的信,没多久就全家来落风镇投奔了。说是军眷来了就分田地分房子,还有不少活计能干。”
代向粮觉得落风镇能这么善待军中眷属,那北齐王父子一定是个好的。
北齐这地方虽然最靠北,又与胡人接壤,但没准真的能善待流民。
现在南边乱得不行,到处抓壮丁打仗,没个安稳的时候,他觉得没一处地方能安心去的,如果他被抓了壮丁,这一家老小如何活。
“咱们先去落风镇看看,不行咱再想想法子。”
一路过来,能收流民的地方几乎没有,要么被抓去当兵丁,要么要签死契成为大户人家的奴才,还有些地方把人悄悄抓去开矿。
他们一家在往南陈那边去的时候,就差点被抓去煤矿当矿工。
想起一路逃出来的经历,现在还心有余悸。
“爹娘,我们回来了!”
不一会两个大的儿女背着柴回来了,很快山坳里就升起一堆火堆,虽湿柴呛人,但火升起来后,温暖了一家人。
“吃点东西,咱们就往落风镇那边赶。”
早去一日,避开流民大军,也能早些进到城里,进城找到活计,一家人就能活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