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 第232章 大明又没钱了?晋商范家

第232章 大明又没钱了?晋商范家(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武将勋贵是时候拔刀子了。

隔日,京城之内,成国公朱纯臣率领着三分之一的新军,由一部分老人带领一部分新兵开始出发。

老带新素来都是军伍之中最有效的战斗方式,留下来的则负责招募更多的人选,继续巩固京营训练,让更多的新军成为朱元璋这太祖皇帝手中的力量。

就连兵马司还有其他卫所的精锐,也都一一补充到京营。

京营的待遇如今绝对算得上是大明所有军队之中最高的那一档,所以使得这些往日宁愿上山落草为寇的大好男儿,也都争先恐后开始当起了军营里面的新兵。

一旦入军,起码就有安置费足足十两纹银,每月也都有后续的银钱。

虽然不多,可在这年月,哪怕是京城里面的百姓活得也并非多么安稳,而京营之内几乎每日都有一顿荤腥,虽说训练强度有些大,但对于这乱世之中的百姓而言,亦是一个不错的上升青云路。

“新军招人。五城兵马司还有四处卫所招的人数还不够?”

“新军待遇再度提升。若是在战场上没了,家中的抚恤自会第一时间送达。”

“如今朝廷有钱了,断不会克扣军饷半分。”

朱元璋的政令由崇祯天子朱由检亲自执行,来到了顺天府尹的衙门处,领着新军的余下几位武将,日日落实此事,使得京城之内的官员完全没有贪腐的机会,而百姓这一边也积极踊跃地送儿郎入新军。

“孩儿入了京营,可一定要好好努力,绝对不能够给咱们张家人丢脸。”

一位老父拍着儿子的肩膀,眼中满是期盼。

“咱们张家人上阵能力强,就是莽。到了这京营之处,龙精虎猛的,定能有一番大作为。”

“好孩子,娘送你入这京营,不求你立多大的功劳,但求一定要好好保住性命。如今这年岁,家里面只能靠你。”

不少百姓虽是不舍,但也明白如今天下的局势,家里面有个当兵的太重要了,尤其是京营的新军。

太祖皇帝执掌乾坤,手握大权,在京城一众老百姓眼里,大明必将再次荣光。

他们自然也想水涨船高。

一回回地加入京营新军,无疑是京城大多数百姓唯一能提升阶级的方式了。

所以,成国公朱纯臣他们离开不到半月,京营新军的成员编制就再一次凑齐。

随着白花花的银钱再度下放,老百姓们欢天喜地。

到了京营里面的大好男儿也算是放下心。

有了银钱,哪怕这条命豁出去了也值得,起码还能留给家中的老娘、妻儿老小,不算白白在这世上走了一遭,白白丢了性命。

但很快,随着京营新军的训练提上日程,个个叫苦不停。

可那大块大块的猪肉、甜滋滋的绿豆汤,还有武将勋贵这些他们眼中以往的大老爷也都身先士卒,在崇祯朱由检带头下,个个累死累活、累得筋疲力尽。

大老爷都能受这份苦,没理由他们这些百姓家的孩子就受不得。

自古至今总有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若是连吃苦这方面都比不得这些富户、权贵大佬,穷人那才是真的没了半条出路可言。

新军训练的效果极为明显。

有了之前的经验,朱由检这次训练效率又提高了许多。

只是随着效率提高的,还有宫里面花钱如流水。

白花花的银子送往了辽东,还有中原之处洪承畴手下的大军,以及各处的土司军队,再加上又一轮新军军饷的发放,之前在朝堂之上好不容易得来的,再加上内帑原有的,总共一百多万两银钱,到如今已所剩无几。

更别提还有这些土豆的良种,这些可都是要花银钱的。

哪怕土豆、玉米、番薯这些粮食之物未来必定能大赚特赚,可终究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解不了当下的燃眉之急。

而对朱元璋而言,读过明史的他自然明白如今这大明天下谁最有钱。

这京城之处的群臣百官前不久才搜刮过一回,如今不能直接搜刮,自然能间接搜刮。

他们吐出了近三分之一乃至更多的家财,靠他们手底下的那些晋商,自然也就入了朱元璋的眼底。

武英殿内。

下了朝会,朱元璋将温体仁还有兵部侍郎杨嗣昌两人唤来:“晋商一事该处置了,边关之处勾结建虏的该解决了。”

“江南之处不用你们烦心,不过这北方商界不能再这么继续乱下去。”

“咱说的话你们二人可懂?”

朱元璋带着老茧的左手轻轻拂过面前光滑的黄花梨木桌面,随即巍巍屈指,指骨关节敲击桌面,发出咚咚咚的响声,固是带给常人一种重重的压迫感。

“太祖陛下,微臣明白,晋商一事,祸害社稷,乃是国之大蠹,其实微臣数年来一直在查探此事,到了最近才有所成效,不过只是查询了一些晋商之人,并未将其全部一网打尽,还请太祖陛下恕罪。”

温体仁边说话,从袖内取出一份名录,交给了在这武英殿内的王承恩。

身为东厂提督兼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本对朱由检忠心耿耿,可朱由检日日待在那京营新军之内。

可算是如今京城之处最安全的地方没有之一。

他自然也就来到了太祖皇帝身前,俯身将名录翻了翻。

朱元璋大致满意:“晋商为首的范家必须诛灭满门,其余之家论其罪行,或抄家或流放,剩下的可给予戴罪立功的机会。”

“毕竟我大明崇祯一朝如今正是用人之时,伤筋动骨也未尝不可重用一案,但必须要有所底线,如这般倒卖国之重器、祸害国之社稷的,必斩不饶。”

朱元璋再次大声一喝。

温体仁赶忙俯身行礼:“微臣遵旨。”

将此事通通应了下来。

旁处的兵部侍郎杨嗣昌也是连忙跟着俯身行礼。

待两人下去之后,朱元璋才继续翻起那名录,看着上面不过只有寥寥数人,并非晋商的全部成员,不禁笑骂了一句:“可真是个老狐狸,咱或许不需要这样的纯臣,但朱由检这孙儿还真是得用上一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