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德里的灾难(2 / 2)
当印度农业陷入“灭顶之灾”,政府应对表现堪称灾难级。
但在索赔方面,德里的政府却一改往日形象。
华盛顿驻德里使馆会议室,紫檀木长桌两端的气氛比平原上的污染更凝重。
德里外交事务秘书将一份厚重的外交照会推至华盛顿驻德里大使面前,封皮上标注“污染灾害索赔方案”。
“这是德里政府针对‘罗斯福’号泄漏及台风次生灾害提出的八千亿美元索赔清单,”
秘书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却异常坚定。
“附件里有17个部门联合出具的证据:包括航母泄漏的物质检测报告、农田土壤污染数据、农业出口损失明细,还有超过2000万受灾农民的损失登记——这些钱,要用来清理污染、修复农田,以及补偿数千万失去生计的农民。”
华盛顿大使拿起照会,目光扫过“八千亿美元”的金额时,指尖不自觉地用力,随即抬头质疑:“台风是不可抗力,航母泄漏的影响被夸大了……”
“夸大?”
秘书打断他,将一份土壤检测报告拍在桌上。
“大使先生可以看看,旁遮普邦的土壤里检测出的核素,浓度是安全标准的19倍!现在不仅是粮食绝收,连地下水都被污染了,你告诉我这是夸大?”
就在外交交锋的同时,德里财政部的应急指挥中心里,屏幕上的账户冻结进度条正飞速推进。
往日需数周走完的审批流程,此刻因“灾害应急响应”的优先级,在短短3小时内完成所有环节——上午9点,德里政府签署紧急指令;9点40分,财政、法务、央行与环保部门通过视频会议确认冻结范围;11点30分,德里央行向境内21家商业银行下发通知,即刻冻结华盛顿在印的43家关联企业账户,涵盖与美国军方供应链相关的科技公司、能源企业,以及曾参与“罗斯福”航母后勤保障的服务商,防止其转移资产规避赔偿责任。
“账户全冻了!连给经销商的货款都转不出去!”
华盛顿某农业贸易公司德里分公司的经理冲进办公室,平板电脑上弹出的银行通知刺眼——该公司原本负责收购印度棉花出口至美洲,如今资金链断裂,已无法支付给棉农的收购款。
同一时间,多家为孟买港提供服务的企业也陷入停滞,账款无法结算,员工工资面临拖欠。
午后的德里,政府发言人站在外交部大楼前,身后的屏幕循环播放着受灾农田与滞销粮食的画面,声音通过直播传遍全国。
“八千亿美元不是漫天要价,是印度农业的救命钱,是数百万农民的生计钱。华盛顿若不愿为航母泄漏造成的灾难负责,德里不仅会冻结账户,还将联合受损国家发起国际环境诉讼。我们的耐心,不会比受污染的农田更持久。”
消息传到华盛顿,相关部门紧急召开跨部门会议,“罗斯福”号所属的太平洋舰队被要求提交详细泄漏报告,而印度孟买港的码头上,仍有农民举着“还我良田”的标语。
他们望着堆积如山的滞销粮食,眼神里满是对赔偿的期待——这场由污染引发的外交对抗,早已不是单纯的金额争议,而是关乎一个国家农业命脉的生存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