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刘昆赋诗洞庭湖(1 / 2)
唐王刘昆获得了以刘先、黄承彦等荆州士人领袖的拥戴,很快就掌控了荆北全局。
就在江陵被攻破的十天之后,他在王旗仪仗的簇拥下,踏入了这座历经血战的荆南重镇。
目光所及,满目疮痍,断壁残垣无声矗立。
暗红色的血迹在砖石地上凝结成斑驳的图案,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的惨烈。
江陵守将文聘的宁死不屈,让刘昆心中升起了几分对这种忠勇之士的敬意,但更多的是对司马懿果断弃城、金蝉脱壳的深沉警惕。
“冢虎断尾求生,退往长沙,是欲凭借荆南四郡的水网丘陵地利,与我军长期周旋……”
行辕之内,烛火通明,刘昆站在巨大的荆州沙盘前。
手指重点划过长沙郡方位,对身旁的郭嘉、贾诩等人正娓娓道来。
司马懿这一退,无疑将接下来的战事引入了更复杂、更需耐心的阶段。
然而,未等刘昆与谋士们详细推敲下一步针对荆南的进军方略。
一封来自东线的紧急军报,由侍从快步呈上,打乱了原有的部署。
刘昆拆开火漆密信,快速浏览,眉头顿时紧锁。
“王凌与黄祖攻打豫章受挫,兵锋停滞于柴桑城下,为曹操所阻,进展甚微。”
他将信递给身旁的郭嘉,语气转为凝重。
“曹孟德虽困守豫章一隅,然其韬略非凡,用兵老辣,王彦云与黄祖,恐非其对手。”
郭嘉接过军报,目光如电般扫过字句。
随即颔首道:“大王所虑极是。曹操乃世之枭雄,惯能用兵,深谙守城之道。王、黄二将虽勇,急于求成,欲速破柴桑坚城恐非易事。”
“若战事迁延日久,恐江东孙权或荆南司马懿处生变,三者若隐有勾连,则大局堪忧。眼下江陵有公达(荀攸)坐镇,子龙(赵云)、公明(徐晃)统十万精锐,足可应对。”
“当务之急,确是陛下宜亲赴柴桑,督师破曹,速定豫章,以绝后患。”
贾诩轻捻长须,幽幽附和道:“奉孝之言,实为老成谋国之见。大王亲临,可振士气,可决机宜。荆南战事,交由公达全权主持。”
“龙骧、虎啸两大军团兵锋正盛,碾压荆南诸郡,当无大碍。豫章若定,则孙权必震恐,司马懿亦失一潜在奥援。”
刘昆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沙盘上柴桑与长沙的位置。
毅然决断道:“善!便依二位先生之策。孤即日率近卫及部分谋臣,乘水军战舰顺江东下,直赴柴桑。”
“孤命令:公达为主帅,子龙、公明为副,统领张合、高览诸将扫平荆南四郡,务必擒杀司马懿,勿使此冢虎再成气候!”
“臣(末将)领命!”荀攸、赵云、徐晃、张合、高览等肃然出列,抱拳应诺。
计议既定,刘昆行动果决。
次日清晨,江陵码头舟船云集,旌旗招展。
刘昆带着郭嘉、贾诩、张飞、典韦、许褚等心腹,在五千精锐近卫军的护卫下,登上了高大的楼船战舰。
舰队启航,帆樯如林,浩浩荡荡驶离江陵,直指下游的柴桑。
接连航行数日之后,舰队行至洞庭湖口。
但见烟波浩渺,水天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