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血战临湘城(一)(1 / 2)
再说,唐王刘昆庞大的王旗仪仗顺流东下,浩浩荡荡船队消失在江陵以东的水天尽头。
荆南战事的千钧重担,便压在了兵部尚书荀攸的肩头。
中军大帐内。
荀攸沉静的面容,他指尖缓缓划过巨大的荆州沙盘。
从江陵一路南移,最终定格在临湘城上。
“奉孝临行前曾言,司马懿,冢虎也。击之过急,恐为其所伤。”荀攸的声音平和中正,听不出丝毫波澜。
帐中诸将中,赵云、徐晃、张合、高览等宿将亦肃然待命。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身旁那位面容尚带几分青涩的年轻人身上,“孔明,依你之见,当如何?”
拜在荀攸门下的诸葛亮年满十七岁,并取了表字“孔明”,如今在军中任参军一职。
诸葛亮轻摇羽扇,从容答道:“老师明鉴。司马仲达新败于江陵,实力大损。不但折损了两万精锐,更是折损了大将文聘。”
“其退守临湘,必倚坚城抗我大军。待我师老兵疲,或待江东、益州有变,不得不撤军。”
“我军新胜,士气虽旺。然江陵血战方歇,士卒疲敝,急需休整。且我军补足粮秣辎重,也得一些时日。”
“当此之时,宜稳不宜急。亮以为,可广派斥候,详查南郡至长沙地理水文、敌军虚实。”
“待万事俱备,再以泰山压顶之势,徐徐图之。使其任何奇谋诡计,皆无从施展。”
“善。”荀攸颔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传令全军,休整半月,加固江陵城防,畅通后方粮道。”
“同时,将两万蒙辽铁骑分成数十队撒出去。吾要将临湘周边百里之内,一草一木,皆了然于胸!”
这半月间,汉军大营并未因暂停进攻而松懈。
工匠营日夜赶工,修复铠甲,打造云梯、冲车、井阑等攻城器械。
荀攸采纳诸葛亮之策,对降卒进行整编安抚。
同时,派出精干官吏接管南郡所有城邑,恢复民生,彻底稳固后方。
司马徽门下弟子石韬、孟建等人早已经弃城而逃,投奔司马懿去了。
鉴于荆州校事府在当阳伏击战中的拉垮表现,让荀攸已经对他们不再完全信任。
两万蒙辽铁骑如蛛网般撒出,探查道路险隘,绘制详细地图,全部汇聚到了中军。
半月之期一过,十万汉军誓师南下。
虎啸军团徐晃部为前锋,龙骧军团赵云为中军,张合、高览等将统领两万蒙辽铁骑作为全军最锋利的尖刀,随时策应。
大军水陆并进,浩浩荡荡杀向了司马懿盘踞的长沙郡。
徐晃派出的斥候前出五十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步步为营,绝不给司马懿任何可乘之机。
昔日当阳长坂坡的惨痛教训,时刻警醒在汉军每位将领心头。
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
巴丘、罗县、下隽等长沙北部城邑守军本就薄弱。
见汉军兵甲精良,声势浩大,如何能够抵挡?
又听说唐王仁政,便大多望风归降了。
偶有司马懿死忠试图凭借小城顽抗,也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