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李俊故意留下的漏洞(1 / 2)
汉人种地的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在这片气候变化多端,隔一座山头可能就是两种气候的大地上,流民们第一年就迎来了丰收。
稻谷,麦子,青稞,大豆,芝麻,油菜,粟米,高粱,棉花等等,这些完全就不是一个季节的农作物,竟然神奇的在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迎来了大丰收。
硬气的流民丰收后,说什么也要给李氏交税,李氏族人不要还都不行。
李氏族人看着在自已面前得意洋洋的混蛋,虽然心里对这些混蛋种地的功夫佩服的不行,但还是忍不住想抽这些混蛋一顿,实在是这些混蛋的样子太气人了……
永安城建好第二年起,李氏就不用再往这里运粮食了。
两年前,这里的反而是源源不断的往鄯城李氏庄子里运粮食,李俊不得不叫停,让楼兰城,永安城大肆修建仓库。
。。。。。。
短短的一年时间,赤贫如洗的流民,便住上了土坯瓦房,每家每户分到了土地被他们打理的井井有序外,许多人还有了自已的产业。
没有任何一个人不认真的对待自已的土地,哪怕是祖祖辈辈就没有过土地的匠人,也会出大价钱请人耕种。
这些分给他们的土地,完全就是属于他们,除了不能买卖转让,五年后要向李氏交税之外,他们可以世代相传。
这样的事情,他们之前的时候想都不敢想。李氏收的税也简单,五年免税,五年后收一斗,十年后开始收两斗,此为最高税收,永不加赋。
这一条李氏写在发给他们的土契上,也刻在他们的土地界碑上。
所以现在谁要是敢来抢他们的土地,李俊相信这些人用牙齿咬都会把敌人咬死,而且无论敌人是谁,哪怕是李二的大军来也一样。
李俊更相信从给他们分土地开始,这几十万河北人就会死心塌地的拥护李氏。
还是那句话,没有任何一个人不向往美好的生活,哪怕是成天唱歌跳舞,到处脱了衣服就嘿休的西域人也一样。
慢慢的各部族的人都开始向李氏族人学习,学习汉人的语言,生活习惯,过汉人的节日,穿汉人的衣服。
这些西域人还以为李氏壮奴,和流民中大部分男人留平头是汉人的发型,很多人都开始学习起来……
这个时候李俊在李氏二十一姓家生子三级九等户籍制度外,增加的蓝色户籍(PS:二十一姓家生子预备役),绿色户籍(S:李俊的恶趣味,借鉴后世美利坚吸引人才的绿卡)制度,开始发挥作用了。
拿着蓝色户籍的流民,嗷嗷叫着要立军功,想方设法的想加入李氏二十三姓家生子。
尤其是流民中会各种手艺,在修建永安城,楼兰城中下了死力气的匠人。
以及这五年来与敌人作战中立下了足够多的军功的流民,加入了李氏三房第二十二姓墨家,或者是一第二十三姓公输家族的人,拿到了李氏家生子一样的待遇,把其他的流民羡慕嫉妒得眼珠子通红。
怎么加入李氏成为李氏族人,李氏有规矩,有足够多的军功,通过李氏刑堂考核,有一姓愿意接收,经二十三姓大家长商议后报族长批复后,便可把名字写进李氏族谱。
流程摆在这里,像是掉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吸引着几十万流民嗷嗷叫着要立功劳。
然而善于钻营的汉人,很快就发现了一条加入李氏的捷径……嫁给李氏壮奴,正妻不行,做妾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