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环境,变异,远古史(2 / 2)
好在在灾难来临前,在s星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上百个大大小小的防御巨蛋已经建设完成,最终为s星保留了30的有效土地。
同时,在鐖武防护服的保护下,许多巨蛋外地区的民众得以保全性命。失去家园的他们在这18年间正陆续进入愿意接纳他们的巨蛋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刊物、媒体开始将当下的时期称作“废土末世”时代。
在这一时代,s星人面临着诸多挑战。
土地的沙化使得本就接近阈值的资源余量进一步紧缩,整体文明呈现倒退趋势。
鼎盛时期留下的尖端科技和文明退化后出现的原始野蛮同时存在,纸醉金迷的极端富裕与食不果腹的濒死贫困将长期共存。
作为灾难源头的“国联”及合法过渡其政权的“s盟”民意尽失,已失去了领导整个s星的力量,世界重新陷入分裂。
这意味着环球形势将进一步复杂化。
更加可怕的是,在人口相对过剩的同时,由于辐射波长期弥散在对流层中,使得物种变异情况“进一步”加剧。
是的,变异体的出现并不起源于“大轰击”——早在数百年前,因为环境恶化、废水泄漏,生物体变异现象就已经出现。
这些变异体一方面引发了普通人类本能的厌恶,一方面又收获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同情。
越来越多的知名人士为这一弱势群体发声,提出各项保障变异体人权的倡议,并倡导用“新人类”来礼貌地称呼他们,而非用带有贬义的“变异人”一词。
至26世纪初期,社会舆论对新人类已经较为友好,新人类原则上可以从事任何工作,为任何事业添砖加瓦。
与此同时,物种变异情况本身也渐趋稳定,尤其人类变异已经仅限于世代承袭,而不再出现新的变异分支。
一切向好,直到鐖武被发明,轰击波到达地表。
那场“大轰击”降临后,新一批变异婴儿诞生了,安琪便是其中之一,也是家族中目前唯一的变异体。
她出生时四肢上覆盖着人类不该有的细碎鳞片,好在在双同辖区尚且先进的医疗之下,很快成功进行了去除手术,康复后一切与常人一般无二。
除了永远无法修改的基因,以及身份证明上烙下的“新人类”图章。
不过这也没什么,毕竟安琪生活在双同辖区,这里对新人类的态度始终认真又温和——即便是在“大轰击”之后,在人类面临巨大生存压力的当口。
所以安琪倒也不在意身份证明上有个烫金的图案——这对她来说没什么大影响。
虽然仍不乏姑妈和表哥这样的人在,但总的来说周围的人大都很有爱心,学校的老师也会教育大家平等对待新人类。再加上安琪从外表上确实看不出什么,所以除了学校进行资料统计时,一般也没人会想起这事儿来。
甚至大家都很喜欢她,毕竟她成绩优异,说话柔和,总能和所有人妥善相处。
哪怕是和最亲近的妈妈说话,也这么慢条斯理、客客气气的,堪称“别人家的女儿”。
总之,安琪的一通分析成功让妈妈放宽了心,甚至还唠叨起她来。
所说无非就是“哎呀你这孩子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不早说呢”、“那你记得有空也和科科聊一聊这个事情哦”、“再怎么说也是自家人当然要大家都好才叫好啊”。
听得她脑壳生疼。
一如既往地敷衍着哄走了妈妈,安琪这才得空重新把书捧起来。
恰有小猫顺着藤蔓走到她窗前,不客气地拍拍玻璃,喵喵叫着讨饭。
啊……谁能抵挡萌物的魅力呢。
安琪一边起身去零食筐里找鳕鱼肠,一边连声回应:“来了来了,我这不是正找着呢吗,莫急莫急,有点耐心。”
妈妈不喜欢小动物进房间,所以安琪把窗户开了条缝,麻利地把鳕鱼肠扔了出去。
猫猫“喵”的一声追过去,速度飞快,不过安琪还是看到了猫猫屁股上甩动的三条尾巴。
她的笑容霎时收住了。
关窗,戴耳机,翻开书,接着看。
所以,这个坐在窗边看书的小姑娘叫安琪,18岁高中毕业,是个新人类。
她有着高于常人的智商,以及似乎略显夸张的好脾气。
她生活在对新人类最为友善的双同辖区,父母虽然懂得不多,但对她关爱有加。
现在她即将进入双同辖区内最好的常青藤大学,而且是她最想选的远古史专业。
一切都是这么完美,安琪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
但偶尔她确实也会想,世界上要是没有“物种变异”这件事就好了。
与此同时,远在西半球的奇斯卡市,发生了一件小事。
幽暗的实验室内,一个小个子研究员将建模完成的变异小鼠装进了辐射罐,拉下手闸进行了又一次实验。
在辐射光线的刺激下,变异小鼠剧烈挣扎着,但是最终竟并没有死去,甚至渐渐开始如常活动,并在极短时间内长出了新的副爪。
“老天鹅啊。”小个子研究员看着眼前的变异小鼠,怔怔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