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许大茂的近况(1 / 2)
他越说越觉得委屈,端起酒杯“咕咚”猛灌了一口,辛辣的酒液呛得他捂着胸口咳了两声,眼泪都快呛出来了,
却没品出半点酒香——满脑子都是明儿怎么跟易中海、何雨柱算账,怎么在院里保住自己这张老脸。
刘光福瞅着他爸情绪稍微平复了点,又凑过来小声搭话:“爸,明儿您跟一大爷说的时候,别太着急上火,
好好商量着来。何雨柱那边,要不咱找机会跟他说道说道?毕竟食材放他家丢的,他也有责任不是?
让他也承担点损失——您看这炸带鱼,要是能再多几条就好了,现在这点儿,塞牙缝都不够!”
刘海中手指头在桌沿上“哒哒”敲着,琢磨了半天,点了点头,眼神里顿时露出点算计的光:
“你小子说得也有点儿道理!明儿我先找易中海,跟他把事儿说清楚——这事儿是他牵头的,
就得他负责到底!不然我就跟院里人嚷嚷,说他这一大爷当得不合格,趁早别干了!至于何雨柱,
我得找个机会好好跟他掰扯掰扯,让他知道知道,别以为自己会炒俩菜就了不起,这院里的规矩还得守!
他要是不赔点钱票,往后别想在我这儿落好,去他大爷的!”
说着,他夹起碗里的红烧肉狠狠咬了一口,像是把怒气都撒在了肉上,嚼得“咯吱”响,腮帮子都鼓了起来。
徐春妮见他终于有了点精神,赶紧又往他碗里夹了块带鱼,脸上堆着笑劝道:“对对对,
咱明儿好好跟他们说,准能解决的!快吃这带鱼,我有炸了一遍,脆着呢,凉了就不香了!”
刘光天揉着后脑勺,嘴里嘟囔了一句:“反正我不管,别让我去跟他们吵就行。
这饺子味儿还行,我再多吃俩,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
他才不想掺和这些破事儿,只想安安稳稳把这顿年夜饭吃完——院里的纷争,跟他有啥关系?
刘海中瞪了他一眼,刚想发作,又想起大过年的,别闹得太难看,传出去让人笑话,
只好把话咽了回去,闷头抓起肘子啃,嘴里还小声嘀咕:“没出息的东西,就知道吃!”
屋里的气氛依旧闷得慌,只有筷子碰碗的“叮当”声,偶尔夹杂着刘海中几声不满的嘟囔。
连桌上油光锃亮的红烧肉和酱肘子,都像是被这股子憋屈劲儿裹住了,少了几分香味。
这顿本该丰盛的年夜饭,愣是让刘海中满脑子的算计和不满,吃得没滋没味。
窗外的北风“呼呼”吹着,都像是在嘲笑这屋里的别扭劲儿,把屋檐下的红灯笼吹得晃来晃去,没了半分喜庆。
他家对门西厢房的堂屋里,是娄晓娥带着孩子住的地儿。
天花板上的灯泡裹着层糙纸,昏黄的光透过纸缝漏下来,软乎乎的,刚好照着炕上熟睡的孩子——
她刚出月子没多久,怕强光刺着孩子眼睛,特意找了糙纸把灯泡裹得严严实实。
偏房则只有许大茂一个人住,隔着道砖墙,却像俩世界。
偏房里没亮灯,静得只剩许大茂的咳嗽声,“咳——咳咳——”一声接一声,跟破风箱似的,
裹着寒气从门缝里钻出来,连院里飘进来的月光都显得冷飕飕的。
屋里没生炉子,冷得人骨头缝都发紧,要不是火炕还留着点余温,根本没法待人。
炕上铺着的旧棉褥子泛着黄,边角磨得起了毛,在昏暗中瞧着更显破败;
炕桌儿上摆着个缺了口的粗瓷碗,碗沿儿沾着圈干了的药渍,不凑到跟前根本看不清。
空气里混着浓得散不去的中药味、汗味,还有点旧棉絮的霉味。
娄晓娥刚掀开门帘进来,就忍不住皱了皱眉,手还下意识地拢了拢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