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明镜计划(1 / 2)
“明镜”项目的战鼓已然擂响,激昂的余韵却很快便被冰冷坚硬的现实墙壁撞得粉碎。
接下来的几天,光速科技那间充当临时指挥部的办公室,仿佛成了一个持续低压的风暴中心。
烟雾浓度几乎达到了可燃的临界点,空气中弥漫着焦躁、焦虑和浓重的尼古丁味道,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明朗、许晚晴、李鹏飞、钱胖子,以及几个被紧急抽调来的、眼袋深重、头发油腻的核心硬件和软件骨干,像一群被困在迷宫里的困兽,围着几张拼起来的旧桌子。
桌子上早已被各种凌乱的资料淹没:画满了潦草电路图和结构示意图的草稿纸、写满了密密麻麻元器件型号和报价的清单、还有几张被反复涂抹修改、写满了成本测算和风险公式的白纸,边缘都卷了起来。
他们进行了无数次近乎争吵的激烈论证,声音时而高亢尖锐,时而低沉绝望。
每一次讨论都仿佛在试图用一根脆弱的芦苇去撬动一块名为“技术壁垒”的巨石。
可行性?
从商业逻辑和市场需求的角度看,理论上存在。
那片被摩托罗拉A1200点燃的高端触摸屏商务机市场,就像一个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巨大蛋糕,而光速科技想用一把自制的、甚至有些粗糙的餐刀,去切下一块。
但通往“可行”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每一步都可能鲜血淋漓。
“tK的6253平台!”一个头发蓬乱得像鸟窝、眼球布满血丝的软件工程师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声音带着连续熬夜后的沙哑和压抑不住的烦躁:“数据手册上是写了支持触摸屏接口!可他妈的原厂提供的驱动代码呢?参考设计呢?几乎为零!所有的时序、中断处理、坐标校准算法,全他妈要靠我们自己一遍遍试错,去逆向,去猜!这等于什么?这等于在人家已经搭好的毛坯房里,我们自己得拿着凿子和锤子,在不清楚承重墙的情况下,硬生生凿出一扇能用的窗户来!还得保证它不漏风,不透雨!”
他的抱怨立刻点燃了另一个爆点。
“凿窗户是后话!他妈的前提是先得有‘窗户’!”李鹏飞“嚯”地站起来,手指狠狠戳着白板上那几个写得最大的字——“触摸屏”!
他的声音比对方更沙哑,因为焦虑和上火,嘴角都起了泡:“关键是这个!摩托罗拉那块2.4寸的tFt,带电阻触摸层!现在市面上能找得到的、能量产的,要么是价格死贵死贵的夏普、东芝进口货!报价单我看过了,看一眼心肝脾肺肾都疼!要么就是…”
他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一种极度嫌恶的表情,仿佛提到了什么肮脏的东西:“…就是深圳那边一些小厂、山寨作坊流出来的次品货!良品率低得吓人,显示效果糊得像隔了好几夜的粥,色彩偏差离谱,触摸灵敏度?那他妈完全是随缘!今天能用,明天可能就半边失灵!”
负责供应链和成本核算的许晚晴,一直闷头对着计算器噼里啪啦地按,越按脸色越灰败,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他猛地抬起头,把计算器屏幕转向众人,上面显示着一个令人绝望的数字:“都别吵了!看这个!就算我们用最便宜的、良品率只有百分之三十的那种垃圾屏,分摊下来单块成本也他娘的不低!而且后期售后能赔死我们!要是用稍微靠谱点的进口屏?光这一块屏幕的成本就能占到我们目标整机成本的快一半!这还玩个屁啊?直接洗洗睡吧!退一万步,就算我们软件算法真能上天,用这种垃圾屏,用户体验也是坨狗屎!等于直接把我们刚靠‘摩托能拉’攒起来的那点微薄口碑,按在地上摩擦再扔进粪坑!”
“还有那个鬼透明的翻盖!”钱胖子抱着头,痛苦地补充道:“摩托罗拉那个‘水晶壳’,看着漂亮,透光度、硬度、耐磨性、注塑工艺、和转轴的结合精度…要求都极高!我们问遍了珠三角几家有点实力的模具厂,要么直接说做不了这种精度和材质的,要么开模费报出来是个能让我们当场破产的天文数字!而且周期?至少半年!半年后摩托罗拉都卖出去一百万台了!我们还搞个毛?”
角落里,负责图像算法开发的工程师发出了一声比哭还难听的苦笑:“名片扫描…呵呵…你们还真是敢想。用30万像素的、没有自动对焦的、光圈小得可怜的公版摄像头模组,在用户手抖、光线昏暗、背景杂乱的情况下,去识别那些字体千奇百怪、排版五花八门、纸质反光各异的纸质名片…这简直不是在挑战图像识别技术,这是在挑战玄学!就算我们不吃不喝不睡,把算法优化到极致,识别率…我都不敢想能有多少。十个里面能认对五个?那都是祖坟冒青烟了!”
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技术或供应链黑洞,张着巨口,等待着吞噬他们这个看似雄心勃勃、实则脆弱不堪的计划。
而最大的那只“黑天鹅”,无疑就是那块小小的屏幕。
摩托罗拉A1200那2.4英寸的qVGA(240*320)触摸屏,在2005年的国内供应链看来,依然是高不可攀的玩意儿。
它不仅仅是一块玻璃,其背后是精密的镀膜工艺、均匀的背光系统、稳定的电阻层、可靠的驱动Ic以及严格的品控体系。
这些技术、工艺和产能,几乎都掌握在日、韩、台系的少数几家巨头手中,形成了高高的壁垒。
对光速科技这样没有任何议价能力、没有技术积累、只有一腔孤勇的“草根”企业而言,这道门槛高如天际,令人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