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余怨未散(2 / 2)
“我知道。”林悦把平安绳解下来,绕在林浩手腕上,又把母亲留下的银锁塞进他手里,“但你看,平安绳和银锁会保护我们,妈妈也会在天上看着我们。而且,我们不能一直活在害怕里,对不对?”
林浩看着手腕上的红光,又摸了摸口袋里的银锁,终于点了点头,声音带着哭腔:“那、那我们快去快回,我不想在这里待太久。”
后山的路很难走,夜里没有路灯,只有手电筒的光柱在杂草丛里晃动。林悦走在前面,平安绳握在手里,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绳子在发烫,像是在指引方向。走了大约半小时,一座破旧的寺庙出现在眼前——寺庙的大门已经腐朽,门楣上的“普渡寺”三个字掉了一半,只剩下“渡寺”两个字,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诡异。
推开大门时,“吱呀”的声响在夜里格外刺耳。寺庙里长满了齐腰高的杂草,只有正中央的祭坛还算完好——那是用青石板砌成的,上面刻着复杂的纹路,和市三院地下室的阵法有几分相似,只是纹路里没有黑色的怨气,反而透着一丝古朴的气息。
“就是这里了。”林悦从背包里拿出准备好的祭品——三炷香、一碗清水,还有母亲生前最爱的白菊。她按照手记里的记载,把香点燃插在祭坛前,又将清水洒在青石板上,最后把白菊放在祭坛中央。
“接下来要怎么做?”林浩躲在她身后,手电筒的光柱对着祭坛,手一直在抖。
林悦深吸一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小的水果刀——是她特意带来的。“手记里说,要我们的血脉。”她握着刀,先划破自己的指尖,鲜红的血滴在祭坛的纹路里,瞬间被青石板吸收,纹路里泛起一丝微弱的红光。
“姐,疼吗?”林浩看着她指尖的血,眼眶红了。
“不疼。”林悦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又拿起刀,“现在该好好了,就一下,很快的。”
林浩咬着唇,伸出手指。刀锋划过指尖时,他疼得抽了口气,却没哭。当他的血滴在祭坛上时,两道血痕在纹路里交汇,瞬间爆发出柔和的白光,白光像水一样漫开,笼罩了整个寺庙。
就在这时,杂草丛里突然传来“沙沙”的声响。林悦急忙握紧平安绳,手电筒的光柱扫过去——只见十几个鬼魂从杂草里飘出来,正是之前在市三院地下室看到的那些:缠着输液管的护士、攥着病历本的病人、光着脚的孩童……他们漂浮在半空中,身上的怨气比之前淡了许多,眼神里没有了凶戾,只剩下迷茫和悲伤,像是迷路的孩子。
那个护士鬼魂飘在最前面,输液管不再滴黑色的液体,她看着林悦,嘴唇动了动,却发不出声音,只有黑色的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
“对不起。”林悦的声音有些哽咽,“之前是我们来晚了,让你们在地下室里待了那么久,受了那么多苦。”她抬手,平安绳上的红光和祭坛的白光交织在一起,“现在你们可以走了,去该去的地方,不用再困在这里了。”
话音刚落,那个孩童鬼魂突然朝着白光飘过去。他光着的脚踩在白光里,身体渐渐变得透明,嘴角还露出了一丝笑容,嘴里哼着的童谣也变得轻快起来:“一二三,晒太阳,妈妈的怀里暖洋洋;四五六,数星星,爸爸的故事真好听……”
有了第一个,其他鬼魂也跟着飘向白光。护士鬼魂最后看了林悦一眼,像是在道谢,然后转身走进白光里,额头上的输液管渐渐消失,脸色也恢复了正常。
当最后一个鬼魂化作白光消散时,祭坛上的光芒也慢慢暗了下来,青石板上的纹路恢复了原本的颜色,不再发红。林悦松了口气,转身看向林浩,发现他正睁大眼睛看着祭坛,手里的布偶安安静静的,再也没有哭声。
“姐,他们走了吗?”林浩小声问。
“走了。”林悦蹲下来,帮他擦掉脸上的泪痕,“以后再也不会有怪事了,我们可以好好生活了。”
林浩突然笑了,把布偶举起来:“布偶也不哭了!姐,妈妈是不是也开心了?”
“嗯,妈妈肯定很开心。”林悦看着弟弟的笑容,眼眶也湿了。月光透过寺庙的破窗户洒进来,落在他们身上,没有了之前的阴冷,只剩下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