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时砂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评估(2 / 2)
“没用的。”赵敏苦笑一声,抬手抹掉脸上的沙粒,“土壤里的真菌网络被沙粒破坏了,就算种活了树苗,它们也吸收不了养分。我们需要原始森林里的腐殖土,可现在……”
江浅突然想起什么,调出1970年的亚马逊雨林地图。“联系那年的巴西环境保护部。”她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一个圈,“把马瑙斯自然保护区的腐殖土样本传送过来,让微生物学家研究如何重建真菌网络。”
凌晨三点,江浅被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惊醒。她冲到控制台前,看着2040连青藏高原的监测数据——那里的冰川融化速度突然加快,融水里检测出了高浓度的重金属。
“冰川表面覆盖了一层沙粒,它们吸收更多热量。”气象学家王教授的声音带着焦虑,“我们在沱沱河下游发现了死鱼,汞含量超标120倍。时沙暴带来的重金属正在污染长江源头。”
江浅看着屏幕上蜿蜒的长江流域图,从雪山到入海口,沿途的城市像一串珍珠。“让2018年的环保部门送些活性炭过滤设备到沱沱河。”她深吸一口气,“同时通知所有沿江城市,暂停抽取地下水,改用地表水净化系统。”
“那农业灌溉怎么办?”王教授追问,“现在正是水稻灌浆期。”
江浅调出农作物的耐污数据,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让农业部门改种芦苇和香蒲,这些植物能吸收重金属。告诉农民,我们会按市价收购,用来制作生物质燃料。”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时,江浅终于整理完了所有的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时沙暴已经影响了23各时空的生态系统,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率的1000倍。她揉着通红的眼睛,看着屏幕上自动生成的修复计划——需要调动17各时空的资源,耗时至少50年才能恢复到沙暴前的水平。
“科长,非洲草原的监测数据传过来了。”小林递过来一杯热咖啡,“角马迁徙路线被沙化区阻断,至少有五万头角马被困在干涸的河床上。”
江浅接过咖啡,杯壁的温度让她稍微清醒了些。她调出非洲地图,手指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画了一条线:“让1960年的埃及水利部打开阿斯旺大坝的闸门,我们需要用水流冲出一条临时通道。”
“可是那样会淹没下游的农田。”小林指着屏幕上的村庄图标。
江浅看着那些图标,突然想起昨天在两河流域见到的农人。“通知下游的人暂时撤离。”她按下确认键,“告诉他们,等角马过去,我们会送来新的种子和农具。”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角马群身上时,江浅站在临时搭建的观测台上,看着它们踏过水流冲出的通道,扬起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远处的草原上,刚种下的紫花苜蓿已经冒出了嫩芽,叶片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生态修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周明远走到她身边,递过来一份最新的土壤检测报告,“但至少我们让这些生命有了喘息的机会。”
江浅望着远方,那里的沙丘正在被植被固定,露出的土地上能看到新翻的犁痕。她知道,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才刚刚开始,但只要还有绿色在顽强生长,就有希望。
“准备下一站的评估吧。”她转身走向直升机,“我听说18世纪的英格兰,橡树森林快被沙暴毁完了,我们得去看看。”
螺旋桨转动的风声里,江浅仿佛能听到种子破土而出的声音,那声音细微却坚定,像无数个生命在向未来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