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时砂遗楼 > 第691章 修复行动中的科研突破

第691章 修复行动中的科研突破(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1967年实验基地的量子对撞舱里,第一台新型时空能量转换装置正发出幽蓝的光。江浅戴着防辐射手套,指尖抚过装置表面的玄石涂层——那是按1913年老者提供的古方改良的,磁导率稳定在6.8亨/米,比之前的坡莫合金提升了72%。“能量输入准备。”她对着通讯器说,艾伦团队的技术员小王立刻将无怨器的能量导管接入装置接口,接口处的密封圈采用1938年传来的桐油朱砂配方,在高压能量冲击下竟像活物般收缩密封。当金怨器的陨铁匕首释放出第一缕能量流时,装置的核心水晶突然绽放出彩虹色的光晕,全息屏幕上的转化率数字从78%猛地跳倒94%。

“成功了!”小王的眼镜片反射着光晕,他手里的频谱分析仪显示,转换后的能量波长与时空裂缝的修复需求完全匹配,“江博士,这比理论值高出11%!”装置内部传来细微的嗡鸣,那是1913年的“天工”纹路与1967年的超导线圈共振的声音。江浅注意到水晶表面浮现出类似1938年铜徽章结晶的纹路,突然明白突破的关键:“是文化融合帮我们找到了能量转换的最优解!1913年的玄石提供介质,1938年的韧性提供缓冲,我们的超导技术提供效率!”通讯器里传来1913年的惊叹,老者正用青铜刀敲击镇砂爵,爵身的星图与装置的能量输出曲线完美重合。

智能监测系统的全息投影在主控室展开时,像张覆盖三个时空的神经网络。江浅的指尖划过1938年的山谷区域,那里的数据流突然变成醒目的橙黄色——这是系统预测未来47分钟内将出现能量波动的预警。“张姐,西北方结晶网的偏振角度需要微调3度,”她调出系统生成的三维模型,模型里1938年的能量流正像受惊的鱼群般聚集,“系统分析1913年的地脉异常和你们的战场地脉即将形成共振。”赵队长的吼声很快从通讯器传来,伴随着步枪调整的金属声:“已经搞定!你们这‘预知’本事,比咱前沿观察员还厉害!”当预警时间到达时,能量波动果然如期而至,但已被提前调整的防御网削弱了89%。

装置的核心水晶在持续运行中发生着奇妙的变化。小王发现,当1913年的符文旗帜能量增强时,水晶会泛起朱砂红;1938年的战歌响起时,又会透出青铜色的光泽。“它在学习不同时空的能量特征!”他将这个发现输入智能系统,屏幕上立刻生成新的转换算法,五怨器的能量利用率再次提升5%。江浅看着水晶里流动的混合光,突然想到1938听张姐说的“万物有灵”:“这装置已经不是冰冷的机器了,它吸收了三个时空的能量记忆,变成了有‘经验’的修复工具。”实验基地的冷却系统突然自动调整功率,原来智能系统通过分析1913年的气温数据,预判了装置的散热需求。

新型转换装置的首次实战应用选在时空裂缝收缩至0.3米的关键时刻。江浅团队将三台装置组成三角阵,分别对应1913年的镇砂爵、1938年的青铜鼎和1967年的能量晶体。当五怨器的能量流注入装置时,三角阵中心突然绽开金色的能量花苞,花瓣的层数恰好对应三个时空的能量贡献比例。“1913年的地脉能量转化率98%!”小王盯着屏幕大喊,看着花苞的第一瓣将灰黑色的反冲能量瞬间吞噬,“1938年的战场能量正在净化第二瓣!”通讯器里传来1913年孩童的欢呼,他们的艾草护身符突然集体发光,与装置的能量波动形成共振,像无数个微型转换器在助力。

智能系统的预测精度在实战中不断提升。当系统第三次发出预警时,不仅准确预测了能量波动的强度,还标出了波动的“能量指纹”——这是分析1913年的咒文频率和1938年的枪声频谱后得出的独特特征。“这波是1938年战场地脉的‘旧伤’引发的,”江浅调出系统对比的历史数据,1937年的战场记录与当前能量特征重合度达83%,“需要1913年的‘安土’咒文来安抚地脉。”老者的青铜槌立刻在镇砂爵上敲出特定节奏,通讯器里传来孩童们跟着哼唱的古老歌谣,智能屏幕上的预警指数像退潮般迅速回落。

装置运行到第七小时,水晶表面浮现出完整的能量转换公式。小王惊讶地发现,公式里既有现代物理学的符号,又包含1913年的天干地支和1938年的战术标记。“这是跨时空的科学论文!”他将公式发送给另外两个时空,1913年的老者用朱砂在竹简上临摹,发现与《考工记》的“匠人”篇记载不谋而合;1938年的李教授则将其谱成战歌,士兵们传唱时,青铜鼎的能量输出稳定度提升了17%。江浅看着三个时空对同一公式的不同解读,突然明白科研突破的真谛:“不是找到唯一答案,是发现不同智慧对同一真理的共同探索。”

智能监测系统衍生出的“能量翻译”功能成了意外之喜。当1913年的守护者用桃木剑划出能量轨迹时,系统能自动转化为1967年的参数;1938连士兵们的战术手势,则被翻译成五怨器的操作指令。“小周刚才的‘剑指苍穹’,其实是让我们提升能量输出功率!”小王对着实时翻译画面大笑,看着系统将桃木剑的角度转化为精确的17.5度,“赵队长的‘迂回’手势,对应着1913年的‘曲径通幽’咒文!”通讯器里传来三个时空的笑声,不同时代的表达方式在数据流中完美交融,像场跨越时空的哑剧表演。

转换装置在修复行动的最后阶段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当反冲能量突然改变频率时,水晶立刻自动调整转换模式,将1913年的“柔化”咒文、1938年的“硬抗”战术和1967年的“变频”技术融合成新的防御机制。江浅看着装置表面不断变化的光纹,像在观看一场实时上演的科技进化史:“它把每次危机都变成了学习机会,这才是最宝贵的科研突破——让机器拥有了类似人类的适应能力。”智能系统同时生成了《跨时空能量转换手册》,手册的扉页写着三个时空的智慧结晶:“顺势而为,韧而不折,精雕细琢。”

1967年的实验日志记录着辉煌的成果:新型转换装置使修复效率提升217%,智能监测系统将危机响应时间缩短至0.7秒,而融合三个时空智慧的能量算法,被命名为“三才转换模型”。但江浅在最终报告里特别强调:“真正的突破不是技术参数的提升,是我们学会了用开放的心态吸收不同时空的智慧。1913年的‘天人合一’理念,1938年的‘实战为王’精神,都是现代科研最需要的养分。”通讯器里传来1913年老者的咳嗽声,他正用青铜刀在镇砂爵上刻下新的星图——那是1967年的科研团队特意设计的,用来纪念这次跨时空的科研合作。

当时空裂缝完全闭合时,新型转换装置的核心水晶突然碎裂成三颗,分别飞向三个时空。1913年的那颗融入镇砂爵,使青铜容器永远保持着完美的能量转换状态;1938年的那颗落在青铜鼎里,让木怨器拥有了自动修复功能;而1967年留下的碎片,则成了下一代时空装置的种子。智能监测系统最后一次发出预警,这次却不是危机提示——屏幕上绽放出虚拟的烟花,三个时空的科研数据组成“成功”二字,背景里循环播放着1913年的爵鸣、1938年的枪声和1967年的仪器蜂鸣,像首献给所有科研探索者的赞歌。

江浅在装置的残骸旁捡到块细小的水晶碎片,碎片里封存着1913年的朱砂、1938年的铜锈和1967年的超导材料。她将碎片放在显微镜下,看到三种物质在分子层面形成了稳定的晶体结构,像个微型的时空胶囊。“这才是最伟大的科研突破,”她对着通讯器轻声说,看着1913年的老者和1938年的张姐同时出现在屏幕上,“证明不同时代的智慧不仅能共存,还能融合成更强大的力量。”通讯器里传来三个时空同时响起的掌声,在寂静的宇宙中,这掌声化作新的能量波,继续推动着人类对未知的探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