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时砂遗楼 > 第773章 生态环境的逐步恢复与改善

第773章 生态环境的逐步恢复与改善(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暮春的1913年雾灵山,晨雾像轻纱般笼罩着山林,阳光穿透枝叶洒下斑驳的光点。护林员老秦背着巡山包,沿着新修的木栈道行走,手中的“序能植物监测仪”正实时记录着周围植被的生长数据。“嘀——”仪器发出提示音,屏幕上显示“油松林覆盖率65%,较去年提升8%;雾灵龙胆存活量1200株,新增300株”,老秦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着对讲机说:“小王,东边的油松林长势很好,雾灵龙胆也新增了不少,咱们的保护措施没白费!”

对讲机那头传来年轻护林员小王的声音:“秦叔,我刚在北边的乱石坡看到两只北方豹猫,还带着幼崽呢!之前红外相机好久没拍到它们了,现在生态好了,它们也敢出来活动了。”老秦加快脚步往乱石坡赶,远远就看到两只豹猫在岩石间跳跃,幼崽跟在后面嬉戏。他悄悄拿出相机拍下这一幕,心中感慨:“之前因为时空能量波动,森林植被受损,豹猫几乎绝迹,现在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珍稀植物,总算把它们的家园抢回来了。”

为了进一步改善生态,1913年还组织村民开展“序能植树活动”。每年春季,村民们都会带着蓄能树苗上山种植,这些树苗经过1967经科技改良,成活率比普通树苗高40%,还能吸收空气中的微量浊能。村民老林扛着铁锹,将一棵序能松苗种进土里,笑着对身边的孩子说:“咱们多种一棵树,山里的动物就多一个家,以后你长大了,还能看到这么多好看的花和可爱的小动物。”孩子点点头,认真地帮树苗浇水:“我以后也要当护林员,保护这片森林。”

与此同时,1938年的战场遗迹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初夏的华北平原,曾经布满弹坑的土地上,如今长满了绿油油的紫花苜蓿,远处的刺槐林已长到一人多高,风吹过,枝叶沙沙作响。生态修复工程师小张蹲在田埂上,用土壤检测仪测量土壤肥力,屏幕显示“有机质含量1.8%,重金属含量0.3g\/kg,达到耕作标准”,他兴奋地对当地村民老周说:“周叔,这片土地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下半年就能种小麦,咱们之前种的紫花苜蓿不仅改良了土壤,还能作为牛羊的饲料,一举两得。”

老周捧着一把松软的泥土,眼眶有些湿润:“之前这地硬得像石头,连草都不长,现在能种小麦了,真是没想到啊!多亏了你们的生态修复工程,还教我们用序能肥料,以后咱们的日子肯定越来越有盼头。”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修复团队还在山坡上修建了梯田和排水渠,种植了固土能力强的沙棘和柠条。每到雨季,再也看不到泥沙俱下的场景,山下的小河也变得清澈起来,偶尔还能看到小鱼游过。

1967年的城市环境则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秋的上海,天空湛蓝,白云朵朵,街道两旁的梧桐树郁郁葱葱,街头的空气质量监测屏上,“p2.5浓度28μg\/3,空气质量优”的字样格外醒目。市民李阿姨带着孙子在公园散步,孙子指着天空中的小鸟,兴奋地喊道:“奶奶,你看好多小鸟!之前都看不到这么多鸟。”李阿姨笑着说:“现在工厂都用上了环保设备,汽车也大多是电动的,空气变好了,小鸟自然就回来了。”

城市里的河流湖泊也恢复了往日的清澈。苏州河岸边,曾经发黑发臭的河水如今碧波荡漾,岸边种植的芦苇和菖蒲长势旺盛,不时有蜻蜓在水面点水。环保志愿者小陈正带着团队清理岸边的垃圾,他一边捡拾塑料瓶,一边对路过的市民说:“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河边的垃圾比去年少了60%,咱们再坚持维护,苏州河会越来越美。”市民们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有的主动分类垃圾,有的参与“河道认养”,定期清理河道杂物,形成了“人人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江浅在考察各时空生态恢复情况时,看到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充满感慨。在1913年的雾灵山,她看着漫山遍野的树木和悠闲活动的动物,对老秦说:“你们用传统方法结合现代科技,不仅恢复了生态,还让村民们参与进来,这种模式值得推广。”在1938年的华北平原,她看着金黄的麦田,对小张说:“战场变良田,既解决了粮食问题,又改善了生态,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在1967年的上海,她沿着苏州河散步,对小陈说:“市民的参与是环保的关键,只有每个人都重视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三个时代都制定了长期的环保规划,1913年计划未来五年将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5%,1938年打算扩大生态农业规模,1967年则致力于打造“零碳城市”。不同时空的人们还经常开展环保交流活动,分享治理经验,共同探索生态保护的新方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绿意盎然、和谐美好的生态家园,正一步步从愿景变为现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