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在大顺建厂怕是有点难度(1 / 2)
可能是刚改革开放。
大顺市的领导们没什么经验。
崔光复给市政府打了电话后,过了半个小时,一下子来了四五个人来作陪。
这里面有管土地的,有管工业的,还有负责海关的。
再加上崔光复、吴志清这二把手和一把手。
包间里就有六个人了。
大家都不知道该从何谈起,甚至找不到可以对标的政策。
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就是这个样子,赵全军一点都没夸张,领导们单纯的像是张白纸。
所以之后会涌现一大批被商人欺骗的领导干部。
“小赵,你看我们从什么地方开始谈?”
崔光复看包间里其他领导也都不知道说什么,索性让赵全军先把话头带起来。
“地图带了么?”
赵全军看着崔光复问道。
崔光复立即转身去看一个中年胖子。
“带了,带了!”
中年胖子赶紧从公文包里把大顺市的地图拿了出来。
等他把地图铺开后,赵全军的眼睛在地图上面一扫,便锁定了一块区域。
这块地方在若干年后会成为大顺市的开发区,而且这地方背山靠海,坐北朝南,风水也不错。
“就这儿,周边可能有十几个生产队,如果你们能够协调让他们搬离,我打算把工厂就建在这里。”
赵全军找到了好地方。
这地方离大顺海港也近,重要的是有铁路线穿过。
“让他们搬家需要一点时间,而且目前没有这种政策。”
崔光复的眼光还是太局限于这个时代了。
他们眼前没有样板,直接不知道怎么做事了。
说白了,就是缺少创新精神,也缺少孤注一掷的勇气。
“这样吧,如果能定下这块地,我想办法协调,让当地生产队的社员搬到各自公社里去,再重新给他们分荒地。”
吴志清作为一把手,他还是有担当的。
想要把合资汽车厂留在大顺市,肯定要冒险。
“各位领导,我不会让你们白吃亏,如果合资厂的项目能够落地,建筑工人、包括以后厂里的工人,能在大顺找,我绝不去其他地方搜罗。”
赵全军没有说要花钱买这块地。
吴志清和崔光复他们也没想要问这个问题。
“你能想着在大顺建合资汽车厂,对我们的帮助已经很大了。”
“你要还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提,我们能满足一定会满足你。”
吴志清很看重赵全军,他知道赵全军的眼光非常毒辣,毕竟赵全军可是在改革开放前就敢开厂子的人。
在当时赵全军搞养鹿厂的时候,吴志清还跟崔光复聊过这件事情。
当时大家都觉得赵全军的养鹿厂开不长。
可谁能想到,养鹿厂不仅活下来了,而且给乡亲们分的钱也是越来越多。
“需求的话,还有几个,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保证谈判能顺利。”
“谈判要是不顺利,丰田汽车也不会跟我一起合开合资厂。”
“到时候,我们聊再多也都是空话。”
赵全军压住了自己的那些想法,有些话这个时间点说出来,只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那好,我们吃完这顿饭,先让老崔带你去实地看一看,我还要准备迎接霓虹代表团的事情。”
吴志清也很现实,他的胆量比崔光复大。
可能因为他是一把手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