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展望鹏城(1 / 2)
“大哥,你帮我谈吧,价钱能压就压!”
“现在石油危机,船舶的价格不减反增,你是船王,在这方面比我懂得多。”
赵全军知道买船肯定是要买的,就算花几亿美金也要买。
包力扬的十万吨级散货船,也就只能运载两千辆轿车。
但是专业的汽车滚装船能够运载的汽车数量在六千辆到八千辆。
这个运载能力比散货船高出太多了。
赵全军不可能以后一直借包力扬的船来帮自己运车,那样肯定不划算。
“好,我不会让你吃亏,那几艘船都很新,我看了,你买来后能用很多年,不会吃亏的。”
包力扬说这话的时候很高兴。
他看赵全军要买大船,颇有一种你买了船,就跟我是亲兄弟的感觉。
丰田考斯特前面的叶省长听了赵全军三兄弟的话,其实很惊讶。
这三兄弟现在开口议论的生意,基本资金量都是以亿去论的。
粤东现在这时候没有好的车企。
广汽在1979年都被一汽、二汽打趴下了,生产线估计已经停了,要是赵全军有在羊城建汽车厂的打算。
叶省长会把赵全军奉为座上宾的。
可这强扭的瓜不甜。
叶省长知道稻壳·丰田合资汽车厂才在大顺市落地,赵全军应该没有再建分厂的打算,但叶省长想错了。
“大哥,这几艘船买来后,就要赶紧开到龙国来,接下来这几年时间里,这几艘船估计都不够用。”
“我还是要麻烦大哥经常给我支援,另外如果还有合适的汽车滚装船,也可以帮我买下来。”
赵全军想到了牟中化和丰田翔太的赌约。
按照他们俩的赌约,等大顺市的汽车厂订单生产不过来了,丰田汽车就要再帮合资厂建厂增加生产线。
那这也就是一两个星期之内的事情了。
建宾馆可能要一年两年,甚至更久。
但建工厂,这只要把地批下来,建筑工人足够多,几个月的时间里,一座工厂就能拔地而起。
按照赵全军的设想,十一月份的时候,稻壳·丰田合资厂分厂就得建好。
这一次。
赵全军不会再在东北建车厂了。
因为到十月份,东北就开始冷了。
“四艘十万吨的汽车滚装船都忙不过来?三弟,你那厂子才两条生产线,一个月产一万两千辆汽车,两艘船足够用了!”
包力扬觉得赵全军这实在是太夸张了。
四艘汽车滚装船都忙不过来,那得是多么大的产量?
包力扬不懂汽车,但是他懂航运,这世界上那些车企每年出口多少辆汽车,用多少艘船运输,他大概都清楚。
就拿丰田汽车来说。
一个月的汽车出口量大概在十万左右。
丰田汽车用十二艘十万吨级的汽车滚装船就能把这些车运往世界各地了。
离霓虹国本土比较近的出口国,丰田汽车都是租其他的船,或者吨级较小的汽车滚装船去送。
赵全军现在有四艘船,而且稻壳汽车的业务主要来自大陆,这四艘船怎么也是够用的。
大顺海港到长江入海口,六天就能跑个来回。
大顺海港到珠江入海口,半个月能跑个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