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候君多时,幸得一见(2 / 2)
“至于以后去向…先到秦国各地看看吧。”
“百姓之苦,我心甚忧!”
余朝阳顿了顿,继续道:“等到了前方县城,朝阳就要与诸位分别了,二大爷年事颇高,还望乡长多多费心。”
此话一出,现场不知多少人暗自失望。
在这动荡岁月,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知道余朝阳的恐怖之处。
毫不夸张的讲,在碰见余朝阳后,他们这才知道原来仗还能这样打。
这样一尊不世之才,倘若对方真有从军意向,他们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也要博一博荣华富贵啊!
奈何…
哎!
在一阵阵唉声叹气中,余彦昌的面色也是大变,忖道:‘这就要走了?’
‘不行不行,就是求也得把这小子求回余家乡,不然老夫还怎么千金买马骨?’
想到这里,余彦昌不再犹豫,轻声道:“朝阳志向远大,实乃我等楷模。”
“可秦国地大物博,想要游历各地免不了金银开路,不如同老夫回余家乡拿些盘缠傍身,日后也从容些许?”
“老夫长子虽不成器,可也是一郡郡尉,老夫手书一封给他,待持他信物游历各地,也能免去不少盘问麻烦。”
“不知朝阳,意下如何?”
余彦昌表面轻声细语,可在不经意间却是展露了他那雄厚的实力。
最难能可贵的是,长子贵为郡尉,这小老头竟还愿意为了家族前程亲临前线。
若死,其长子仕途必定一帆风顺,不死,亦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遇到人才,能放下颜面不耻下问,需要挺身而出时亦能慷慨赴死。’
‘这老头…不是个简单人物呐!’
余彦昌话说到这份上,余朝阳早已没了拒绝理由,所以在暗自感叹一番后欣然答应。
余彦昌面色一喜,当即派出两匹快马离开大队伍。
队伍很快陷入宁静,其余男丁对余朝阳却是愈发尊敬起来。
没办法,连乡长都以礼相待,足以见得本领超群,正中老秦人慕强心理。
在经历三天两夜的跋山涉水后,一株巨大的杨柳树渐渐闯进余朝阳视野。
其他人见此树,更是止不住的喜上眉梢。
因为他们知道,这棵柳树既然出现,那离家也就不远了!
果不其然,在翻过一座山头后,密集的人群赫然浮现于眼。
其中有牙牙学语的孺子,有身材岣嵝的老人,但更多的,还是红了眼眶的妇女。
这些人的出现,犹如一根引线瞬间点燃了沉重的人群,这群连面对魏武卒都未曾皱过眉头的汉子,在此刻发出一声声低沉呜咽,如同溃堤铁流般扑向人群。
“箭瘢如粟,白骨鬼嚎犹在耳;解战袍,抚儿曹,今日犹记昨夜嚎…”
“可怜,可叹!”
望着眼前温馨一幕,余朝阳内心最柔软处倏然轻颤,慨然难已。
此刻光景,何异当年临立乌江畔?
那盈满热望、噙泪的眸光,与江东父老何曾有差?
所幸此番,他终是领着父老乡亲们凯旋!
唯余孤影孑然仍似旧时。
却见一道倩影蹀躞缓步近前,颊染薄霞,羞怯抬眸匆匆一掠,复又垂首,红晕自颊边氤氲至耳后。
素手纤纤交扣左腰侧,屈膝微蹲,云裳轻曳间倾身行礼,清音若玉磬乍鸣:
“候君多时,幸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