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1 / 2)
“为什么要留缺口啊?”易芳歪着头,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衣角,脚尖轻轻点着地上的碎石子,眼里满是好奇,像个追着老师问“为什么天是蓝的”的孩子。
她往前凑了两步,声音里带着点不解:“把网围得严严实实的,不是能多抓些鱼吗?反正河里的鱼那么多,抓不完的吧?”
唐哲把手里的光滑石头轻轻放在地上,石头落地时发出“嗒”的轻响,与远处牛尾河的流水声交织在一起。
他顺着易芳的目光,指向不远处蜿蜒的河面——晨雾散去后,河水泛着粼粼的波光,几只白鹭正站在浅滩上,低头啄食着水里的小鱼。
“你看这牛尾河,”唐哲的声音放缓,像是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它从梵净山深处流下来,要经过几十个村寨,最后汇入乌江。每年春天,鱼会从下游往上游洄游,到浅滩或山洞里产卵;秋天再顺着河水游下去。要是哪一年,有人在河的上下游都拦上渔网,鱼没法洄游,来年就没鱼产卵,过两年,这条河里的鱼就会越来越少,最后连小鱼苗都见不到了。”
他蹲下身,用手指在地上画了个圈,又在圈的边缘留了个小缺口:“季节塘就像这个圈,栅网围三面,留一面缺口,就是给鱼留条‘洄游的路’。小鱼能从缺口游回暗河,母鱼能带着鱼卵去安全的地方,这样来年才有新的鱼长出来。老一辈人没读过书,他们祖祖辈辈跟山、跟河打交道,知道‘留一线’才能‘活长久’。”
易芳听得心里发堵,她从小在城里长大,又是干部家庭,吃的用的,从来都是机关司务处配给,她从来没想过,这些“取之不尽”的食物,其实也需要“留生路”。
她突然明白唐哲放掉狼王的原因——不是心软,是怕几十年后,梵净山的孩子只能从故事里听说“狼”这种动物,就像现在八家堰的孩子,只能从老人的嘴里想象“门板大的鱼”是什么样子。
“原来如此。”易芳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沈月也走了过来,她紧紧攥着他的手,声音温柔却有力:“哲哥,你做得对。我们不能只想着现在能吃到多少鱼、打到多少猎物,还要想着以后。”
易芳也跟着点头,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了歉意的笑容:“唐哲,对不起,我之前误会你了,至少以后的人们提起梵净山这片神奇的土地,还能说‘这里有山狗’,有会洄游的鱼’,而不是‘这里曾经有过’。”
申二狗拍了拍唐哲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敬佩:“唐哥,我懂了!你是想给山留‘活气’,给我们的娃留‘盼头’!以后我打猎,也会像老一辈说的那样,‘猎老不猎小,猎公不猎母’,绝不多杀一只!”
唐哲看着三人,脸上的笑容渐渐舒展开来,眼里的疲惫也消散了些。
阳光渐渐升高,金色的光洒在营盘里,落在地上的狼尸上,却不再让人觉得恐惧——那些狼是为了生存,他们也是为了生存,只是从今天起,他们选择给彼此留一条“生路”。
“好了,天色不早了。”唐哲扶着申二狗的胳膊,慢慢站起身,腿上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却比之前有力了些,“我们得赶紧处理好这些山狗,今天争取赶到坝口寨,要是再在山里过夜,指不定还会遇到什么危险。二狗,你去把那几只狼尸拖过来,我们一起把皮剥了。”
“好嘞!”申二狗应了一声,快步朝着狼尸的方向走去,他的脚步比之前轻快了些,像是解开了心里的疙瘩,连肩膀上的伤口都不觉得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