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妇人忧天(1 / 2)
易芳看着申二狗又凑到硝坑边和灶台旁,翻来覆去地找“宝贝”,忍不住无奈地笑了,这一路过来,申二狗只要看到稍微特别的东西,就会念叨着“是不是值钱”“能不能换钱”,“有没有宝贝”……她早就习惯了。
收回目光,她转向身边的唐哲,指着洞厅里的硝坑,认真问道:“唐哲,你觉得这个硝洞,和之前提到的灯花教有关系吗?灯花教当年在梵净山活动,说不定会用到火药。”
唐哲正蹲在地上,手指捻起一点灰白色的硝土,放在鼻尖轻嗅,土块带着淡淡的咸涩味,是典型的熬硝残留。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眉头微蹙:“这很难说。一方面,我们在这洞里没找到灯花教的标志物,比如之前壁画上的莲花红烛图案,也没有同一时期的钱币、器具,没法直接证明两者有关联;另一方面,灯花教当年虽然有火器,像洋枪洋炮之类的,但你别忘了,梵净山地形复杂,全是陡峭的峡谷和密林,不管是清军还是义军,除了手里的火枪鸟铳,其它重型武器根本运不进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洞壁上的凿痕:“刘胜的太平军残部、依元子扶持的傀儡皇帝,能在山上坚守几个月,靠的就是大刀长矛和少量火枪鸟铳,因为清军也带不了重武器,双方算是‘以轻制轻’。要是灯花教真的大规模熬硝制火药,按理说山上也会留下更多痕迹才对,可是梵净山上连一座炮台的遗址都找不到。”
“可火枪鸟铳也需要火药啊!”申二狗听到“火枪鸟铳”几个字,立刻凑了过来,手里还攥着一根捡来的旧竹片,“这洞里能熬硝,刚好能供应火药原料,怎么会没关系?”
唐哲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熬硝的手艺在咱们国家可有几千年历史了,远早于灯花教。”
“梵净山的山洞里,历来就有熬硝佬活动,他们熬出的硝,有的卖给山民鞣制皮革,有的卖给猎户做鸟铳弹药,不一定只给某一个教派。”
“再说了,刘胜能找到依元子的营盘,在山里和清军周旋三年,说明熟悉山路的人,都有可能找到这类隐秘的山洞。这洞的另一个出口在哪我们还不知道,说不定以前就有熬硝佬常年从这里进出,和灯花教没关系也说不定。”
沈月一直站在一旁,听着两人的讨论,好奇地问:“哲哥,你怎么就这么肯定这洞还有另一个出口?我们进来的地方,说不定就是唯一的进出口。”
此时众人已经离开硝坑洞厅,走进了一条狭窄的洞道。洞道地面不像之前那么平整,布满了细碎的碎石,洞道内的泥土上,又重新冒出了一层薄薄的白色结晶体。
洞道中间有一条被反复踩踏的浅痕,显然很多年前有人经常走动。
几人手里的火把燃烧着,橘红色的火苗在狭窄的空间里被风吹得“呼呼”往后倒,火星时不时溅落在地上,发出“噼啪”的轻响。
唐哲举了举手中的火把,火苗被气流吹得歪向身后,他笑着对沈月说:“小月,你读了那么多书,难道没发现吗?火把的火苗一直往后倒,说明风是从我们前面吹进来的。这山洞是封闭的吗?显然不是,只有存在另一个出口,空气才能流通,风才会顺着洞道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