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摄政王也是个是非不分的混蛋(2 / 2)
桑晚像是被抽干了力气似的,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盯着头顶的横梁。
随后她又冷静下来,继续写着诗词,这次她的笔力更加坚定。
两日后。
桑晚让人给院长送了书本,今天他们也要出发去江南了。
众人在宫中集合出发,桑晚被安排在后面的马车,跟父亲同车。
现在他不是太傅了,而是大理寺卿。
她要负责的是沈家的血案,虽然先皇找到证据说是沈家叛国,表面上是让她铲除沈家余孽,但是朝臣心里都明白,大家心照不宣。
摄政王并没有跟他们大部队一起出发,有一大半的朝中大臣都去了。
这青龙祭就是俗称的二月二龙擡头,祭祀青龙以后,大夏风调雨顺。
一路上并不好走,而且,不能走水路下江南,说是怕惊扰河神,所以大家只能坐马车。
三天下来,众人都腰酸背痛了。
毕竟都是一群在朝中娇生惯养的大臣,这搓衣板似的路,大家都非常难受。
这夜,众人夜宿山林,御前侍卫等人把周围保护的水泄不通,桑晚坐在火边,颠簸的路也让她非常不舒服。
若不是肚子里的孩子,她也不会如此难受。
“来。”
她正烤着火,父亲给她递了一碗热粥,还有一个软软的饼。
而他自己啃着一个硬邦邦的饼,笑的露出大白牙,正跟旁边的同僚说话。
桑晚接过东西,她没有拒绝,在父亲这里,她没有拒绝的办法。
她吃着东西,盯着木柴溅出来的火花发呆。
刚吃完东西,清明公公就过来了。
“少卿大人,皇上唤大人过去。”
“好。”
桑晚站起身,快步的跟上清明公公。
陶青竹担忧的看着他的背影。
“陶兄!桑绪这前途无量啊!”旁边的李大人一脸羡慕,自家儿子现在还在守东城门,人家的儿子已经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了。
陶青竹笑笑:“没有的事,应该是找他询问案子的事。”
“那也是厉害啊,皇上身边的同龄人也就桑绪,以后可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可不能乱说啊!!”陶青竹皱着眉头:“摄政王还在呢,只要儿子平平安安,做父亲的就心安了。”
李大人赶紧拍了拍自己的嘴:“对对对。”
还有摄政王呢!
那位才是真正可怕的,皇上都对他胆怯三分,这陶家若是站皇帝这边,那就是摄政王的敌人啊。
这话可不能乱说。
陶青竹看着女儿远去的背影,有些叹息,这未来怎样,也说不定了。
桑晚到了皇上的马车里,里面很宽敞,甚至可以站着不弯腰。
“绪哥来坐,来看看这个。”
澜天霂赶紧给他递上几封书信:“这是朕的人查到的东西,说是沈家跟其他人来往的书信,朕看了两天没发现问题,绪哥你来研究一下。”
桑晚赶紧接过,她打开其中一封,看着上面的字分外熟悉。
她压下心中的悲伤,看着这些话。
都是问候老友的书信。
“秦兄,多日不见,不知秦兄家乡黄桃可否长成,小女清枝甚是喜爱,若是长成,托人给小弟带上些许,免了清枝扰恼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