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澜天霂不适合当皇帝(2 / 2)
陶桑晚安抚了三个孩子掀开了车帘。
只见一个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颤颤巍巍的在了马车前不住的给侍卫道歉。
“怎么回事儿?”
萧惊世也发现了这边的情况驱马走了过来。
“王上,这个妇人突然闯了过来,险些惊着马。”侍卫禀报道。
萧惊世看了一眼妇人,妇人怯生生的看他,瞧着很是胆怯。
“对不起官爷,我不是故意的,我好多天没吃饭了,刚才头晕没站稳。”
“没事儿,阿倩,去拿点吃的。”
陶桑晚瞧着她的样子哪里忍心怪罪。
“老人家,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您为何一个人在这里?家里人呢?”
老妇人叹了口气:“哪里还有家里人啊,我丈夫死了,儿子被朝廷抓走了,前几日家里发了大火,能烧的都烧完了,我走投无路想要去那边的城里谋生。”
“被朝廷抓走了?你儿子是犯了什么事儿吗?”陶桑晚问道。
妇人苦笑了一下,眼眶中泛起了泪:“哪里啊,我们都是本本分分的乡下人,这不是朝廷征兵嘛,没人去,他们就强行抓人了,我那可怜的儿子才刚十四,还没娶媳妇儿。”
说到最后妇人已经是老泪纵横。
陶桑晚见状也不好再多问,只能安慰了几句,又多给了她些吃食,还给了一点散碎银两放了她离开。
“大夏也不打仗,征兵做什么?”
陶桑晚不解的问萧惊世。
她记得大夏的兵力是很充足的,而且也没听说大夏打仗的消息,如何就要征兵了呢?
“自从摄政王专心编纂朝史之后大夏的皇帝就肆无忌惮了,他知道摄政王在军队中的影响是高于自己的,所以就大肆削减从前的兵力,然后又从民间去征兵,起初还有人愿意去,可大夏入不敷出,他又减少了军饷一类的用度,久而久之也就没人去了。”萧惊世跟她解释道。
陶桑晚震惊不已:“所以他就强行征兵?”
萧惊世点了点头:“皇宫里那位主是什么性格你也知道,为达目的誓不罢休的。”
“摄政王也不管管吗?”
以她对澜枭凛的了解他不可能对这种不合理的事情坐视不理,如何能任由澜天霂胡来呢?
“管?”
萧惊世笑了一声:“我可是听说,他如今都很少插手朝堂之事了,完全就是一副闲散王爷的状态。”
这让陶桑晚更加奇怪了。
澜枭凛就这么轻松的把权力完全交给澜天霂了?
这可不像他的风格啊。
而且之前他可是那么明确的跟她表示说什么都不会拿百姓开玩笑的,这转眼间百姓就在这里受苦受难,他就置之不理了?
“其实要我说,比起澜天霂,澜枭凛更适合当一个皇上,澜天霂,不合适。”
萧惊世自己也是一国之君,他深知要当一个合格的君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澜枭凛具备的能力比澜天霂合适的多。
陶桑晚看了他一眼并没有接话,但她心里却清楚萧惊世说的是对的。
澜天霂,的确是不合适。
而往后的这一路上,她们更是见了不少强行征兵,殴打百姓的行径。
官兵简直可以和土匪相提并论了。
这些无力反抗的百姓苦不堪言,却又无处伸冤,真真是民不聊生。
好几次她都想出手相助,可想到自己如今的境况确实是不适合多管闲事,也就只能在心里感慨几句。
一路上风尘仆仆,总算是在距离陶桑绪婚事还有十天时赶回了京城。
因为要避嫌。
所以陶桑晚先带着孩子进了城,一路没有耽搁直接回了陶府。
陶家人是知道陶桑晚要回来的,所以一家人是早早的准备好了。
门房的人一通报一家人立马全都冲了出去。
“晚儿。”
柳云姿走在了最前头,一看见陶桑晚那眼泪是怎么都控制不住。
陶桑晚原本心情还只是激动,可看到家里人的那一刻她也忍不住掉了眼泪。
五年,整整五年她没见过自己的家里人了。
“娘,爹,哥哥,我回来了。”
陶青竹和陶桑绪看着陶桑晚也是一脸的激动,眼眶泛红。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陶青竹望着五年不曾见过的女儿心里别提多难过了,说话的声音都哽咽了。
“怎么样?还好吗?”柳云姿紧紧的握着陶桑晚的手,生怕一松手女儿又走了。
陶桑晚连连点头:“挺好的,你们呢?家里都好吗?”
“好好好,我们都好,就是牵挂着你,你说你这孩子,一走就是五年。”柳云姿说着又掉了眼泪。
陶桑晚心里也难受,可看着柳云姿越哭她越心酸,正欲安慰,一只小手抓住了她的衣襟,怯生生的说道:“娘亲,你怎么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