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罪证昭然,朝堂风雷动(1 / 2)
翌日,太极殿。
金碧辉煌的大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却隐隐透着一股山雨欲来前的压抑。
不少消息灵通的官员眼观鼻,鼻观心,不敢随意交头接耳,余光却不时瞥向文官队列前列那面色看似平静,实则指尖微微发颤的崔敦礼。
例行政务奏报完毕,殿中短暂安静了一瞬。
就在侍奉太监准备宣布退朝之际,御座之上,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卿可还有本奏?”他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全场,“若无事,朕这里,倒有几件事,想问问诸位爱卿。”
百骑司都尉手持一卷厚厚的文书,应声出列,躬身呈上。
王德快步接过,恭敬地放在龙案之上。
李世民并未立刻翻阅,而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崔敦礼身上:“崔卿。”
崔敦礼心头猛地一跳,强行稳住心神,出列躬身:“臣在。”
“朕听闻,昨日夜间,城东北一座废弃别院突发大火,烧得甚是蹊跷。”李世民语气依旧平淡,“恰巧,百骑司近日巡查京畿,在那附近擒获了几名形迹可疑,欲趁火打劫的匪徒,顺带还救出了一名被匪徒羁押的无辜女子。”
“更巧的是,从这些匪徒身上,以及那烧毁的别院废墟中,搜出了些有趣的东西。”
他拿起龙案上最上面的一份口供录,轻轻抖开:“有匪首钱某画押供认,指使其绑架民女,纵火行凶者,乃崔卿府上外院管事。其目的,似乎是为了逼问某种所谓秘方?”
崔敦礼脸色瞬间煞白,急忙道:“陛下!此乃污蔑!定是有人栽赃陷害!臣对家中仆役管教不严,或有疏漏,但绝无可能指使行此等骇人听闻之事!请陛下明察!”他跪伏在地,声音带着惶急。
“哦?仅是家奴私行?”李世民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又拿起另一份文书,“那这又作何解释?从别院密道之中,搜出崔家与突厥部族往来书信数封,其间提及精铁,盐粮交易,甚至还有……商讨如何扰乱我大唐边市,抬高皮货马匹价格?这似乎,也不是一个家奴能擅作主张的吧?”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勾结外敌,这可是滔天大罪!
崔敦礼如遭雷击,浑身剧震,猛地抬头:“不可能!陛下!这是伪造!绝对是伪造!臣对大唐忠心耿耿,岂会与突厥暗通款曲?!定是有人构陷!是……是……”他情急之下,目光下意识地扫向李承乾。
就在这时,李承乾稳步出列,面容沉静,手持另一份卷宗,朗声道:“父皇!儿臣亦有本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位年轻的太子身上。
“讲。”李世民颔首。
“儿臣近日整理旧档,发现去罗年至今,兵部武库司记录与将作监实际接收之精铁数目,有近三万斤的差额。”
“而同期,崔家名下三家铁行,售往北地,尤其是幽州方向的铁料,数目激增,且其价格远低于市价,来源成谜。”
“此外,经查证,昨日被焚别院虽地契属他人,但其近年来修缮,雇工等一应开支,皆由崔府公账支出,数额不菲。”
“儿臣恳请父皇,彻查崔家账目,以明真相!”
他并未直接指控崔敦礼勾结突厥,而是从实实在在的账目亏空,利益输送入手,证据扎实,逻辑严密。
“你……太子殿下!你……”崔敦礼指着李承乾,气得浑身发抖,却一时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