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太子纳侧妃,朝局起微澜(1 / 2)
卢柏沉默着,念珠在他指间捏得死紧,手背上青筋暴露。
他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天人交战。
理智告诉他这是悬崖边缘,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可一想到日渐窘迫的现状,岌岌可危的地位,以及未来可能更加凄惨的下场,一种极度的不甘和怨恨便吞噬了他。
“……什么样的麻烦?”卢柏的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见。
郑伦见他意动,心中一喜,忙道:“具体的不需我们操心。”
“或许是在粮草上动点手脚,延误几日。或许是散播些流言,动摇一下军心。又或许……是摸清某段边防巡逻的规律……都是些小事,但足够让朝廷头疼一阵子了。”
“风险太大了……”王通还在犹豫,声音发颤。
“风险?”郑伦嗤笑,“做什么没风险?坐在家里还有可能被房梁砸死呢!”
“如今这世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难道你们就甘心眼睁睁看着祖辈基业,被那些寒门贱子夺去,自己滚回乡下啃老米吗?!”
最后这句话,如同毒刺般狠狠扎进了卢柏和王通的心。
对失去特权的恐惧,对现状的愤懑,以及对未来的绝望,最终压倒了那点可怜的理智和忠君爱国的念头。
卢柏猛地将念珠拍在桌上,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干了!”
“不过,必须万分小心!所有联系,必须通过绝对可靠的中间人,绝不能直接接触!”
“而且,我们只提供消息,具体动手,由他们的人来!”
“这是自然!”郑伦见两人都被拉下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举起酒杯,“来,为了咱们的活路,干一杯!”
三只酒杯轻轻一碰,发出沉闷的声响。
昏黄的灯光下,三张扭曲的面孔上,交织着恐惧,贪婪和破釜沉舟的疯狂。
他们自以为密不透风,却不知,这间雅室隔壁,一个耳朵紧贴墙壁的影子,正将他们的密谋,一字不落地记在心中。
而在更远的黑暗中,还有更多无形的眼睛,正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
两仪殿内,熏香袅袅,却压不住一丝微妙的尴尬气氛。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朱笔,看着御案下躬身站立的几位老臣。
为首的乃是新任的礼部尚书宋琦,这也是为隋朝旧臣,老学究了。
他须发皆白,面容清癯,此刻正一脸恳切地陈述着。
“陛下,”宋琦声音沉稳,透着股为国操劳的诚挚,“太子殿下仁孝聪慧,勤勉政务,朝野有目共睹。”
“然,国本之固,非仅系于一人之贤德。”
“东宫至今唯有太子妃正位,子嗣不丰,此非社稷之福啊。”
“老臣斗胆进言,宜为太子遴选贤淑侧妃,既可延绵皇嗣,亦可借此……”他略一停顿,斟酌着词句道,“……安抚勋旧,稳固朝局。”
“譬如,宋国公萧瑀之幼女,年方二八,蕙质兰心,家风清正。”
“又或,郧国公殷开山之族中亦有适龄淑女,其家于陛下潜邸之时便……”
李世民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轻轻敲击。
他明白宋琦等人的心思。
清洗世家后,朝局需要新的平衡。
拉拢这些一直保持中立,且颇有影响力的勋贵老臣,确是一步稳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