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 第六百九十九章 帝心默许,西进帷幄

第六百九十九章 帝心默许,西进帷幄(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与此同时,东宫之内。

李承乾的书案上,除了日常政务文书,多了许多来自秘书省,翰林院和兵部职方司的西域图志,风物笔记与前朝典籍。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听取赵牧的转述或朝堂上众说纷纭的议论,开始主动,系统地查阅《西域图记》,《汉书·西域传》,《隋书·西域志》。

甚至还不顾忌讳,私下向李靖等曾经营过西北,对西域山川形势与用兵之道有切身体会的老将请教。

而且,太子问得极其细致。

从龟兹的兵力多寡,于阗的物产分布。

到西突厥各部之间的关系亲疏。

再到焉耆王城的城防虚实,甚至是水源来自何处。

虽然未曾明言上书用兵,但太子殿下眉宇间那股日益凝聚的跃跃欲试的锐气,案头那幅被他用朱笔勾勒涂抹了无数次,箭头直指焉耆的西域草图,以及他与心腹属官议论时,言语间不时流露出的“断不容蕞尔小国藐视天威”,“丝路关乎国本”的论断,都已昭示其心,其志已决。

甘露殿内,李世民放下百骑司呈上墨迹犹新的密报。

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太子近日的动向,学问侧重,也包括了龙首原山庄与西域先遣队的秘密联络,乃至登州那场暗航行动的些许蛛丝马迹,虽无实据,却指向明确。

李二深邃的目光掠过纸面,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手指在案几上缓慢而有节奏的敲击,显露出内心的不平静。

侍立一旁,须发已见斑白的长孙无忌,敏锐地察觉到了皇帝的情绪,斟酌着词语,轻声道:“大家,赵牧此子,布局深远,其才其智机变谋略,确非常人所能及。”

“太子殿下能得他如此倾力辅佐,潜移默化,实乃国朝之幸事。”

“只是……”他略一迟疑,还是说了出来,“此子心思深沉如海,一切行动皆在幕后,翻云覆雨而片叶不沾身,长此以往,臣恐其尾大不掉,将来……”

李世民抬起手,用一个简洁的手势止住了长孙无忌后面更为直白的话。

站起身,李二那玄黄色的袍角拂过光洁的金砖地面,走到殿门口,望着殿外开阔的广场和远方的天空,那里正有一只孤鹰在盘旋。

看了半晌,李二却又忽然开口,缓缓道:“辅机,你知道朕为何一直默许,甚至可说是纵容他做这一切吗?”

长孙无忌一愣。

可还没等长孙无忌回答,李二却便自顾自说了下去,像是在说服对方,又像是在坚定自己的信念:“因为在朕看来,赵牧这小子他做的,也正是朕想做的,也是大唐必须要走的路。”

“北疆安内,海上扬威,西域通商……”

“这三件事,哪一件不是耗资巨万,牵扯无数,且风险难测?”

“如今对于大唐,这小子九像一个最锋利也最趁手的犁铧,甚至不需朕明发诏令,不需朝廷争论不休,便在朕划定的,或者说,他看准的田地里,披荆斩棘,开垦播种,而且……总能有所收获。”

“而承乾.....”说到如今变化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的儿子,李二语气中甚至带上了一丝真正的欣慰,“正在这个过程里,飞快地成长,学着如何不再仅仅是一个储君,而是一个合格的掌舵者,如何识别方向,如何运用这股力量,如何承担后果。”

“这,就够了!”

转过身,李二目光锐利如刀,瞬间驱散了方才那一丝温和道:“至于赵牧……只要他的犁头,始终朝着对大唐有利的方向,犁开的是阻碍大唐强盛的荆棘,那么,朕便容得下他这把利器。”

“至于将来……”李世民没有说下去,但那眼神已说明一切。

当走回书案钱,他却又沉声道:“传朕旨意,由太子总领,兵部及工部辅助专设一司,专事搜集,绘制,校勘西域山川地理,城郭险隘,风土人情,物产交通。”

“另,着户部会同新设的商税司,尽快拟定章程,对前往西域经营,且能提供准确舆情信息的唐商,给予一定的税赋折免或沿途关卡便利。”

这道旨意,看似是支持太子新政,鼓励商业开拓。

但实则,是对赵牧西域布局的官方背书和实质性的资源倾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