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吴蜀联盟(2 / 2)
邴原手持玉笏,迈步出班,他的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沉稳,但语气却十分严峻:“陛下,此事还需从陛下东征前说起。昔日东吴上大夫张承出使我朝,意在索要荆州南阳郡之粮仓重地,陛下未予应允,但承诺将取自蜀国的南郡之地及襄阳城让与东吴,以安其心。”
吴权微微颔首,此事他自然记得。当时为了稳住东吴,将来避免两线作战,他才做出了这个权衡之策。
邴原继续道:“那孙权,得到南郡与襄阳,虽得了实惠,但其野心勃勃,对富庶的南阳郡未能得手,始终耿耿于怀。张承回国后,孙权表面上对其出使之功大加赞赏,甚至加封亭侯以示恩宠,然其内心,恐怕早已将这笔账记下,并视为我北汉轻视东吴之证。”
他顿了顿,梳理着脉络:“与此同时,西蜀方面,自丢失南郡、襄阳重镇后,国力受损,对我北汉怨恨日深。他们不甘心失败,一直在寻找机会复仇。陛下亲征瀛洲,主力水陆精锐尽数东调,国内防线虽依旧稳固,但相较于陛下在朝时,终究是露出了可供利用的战略空隙。此等良机,蜀吴岂会错过?”
大将军徐晃此时忍不住,洪声接口道:“陛下!据我军情斥候多方打探,西蜀丞相诸葛亮亲自到吴国说服孙权,以‘唇亡齿寒’、‘共抗北汉’为由,游说吴国众臣。恰时,孙权也对陛下有所记恨,双方可谓一拍即合,暗中缔结了盟约!约定共同出兵,夺取我南阳郡地!”
徐晃走到殿中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手指点向荆州方位:“陛下,根据目前战报,蜀吴联军兵分两路!西路由蜀汉大将陈到、魏延率领,出汉中,沿沔水东进,猛攻我汉中南部的上庸、房陵一带,意图夺取此地,威胁南阳郡侧翼,甚至直逼宛城!”
他的手指又移向东南:“东路由东吴大都督陆逊亲自挂帅,以水军为主,辅以步卒,自夏口、柴桑溯江而上,目标是夺取我江陵、公安等沿江重镇,并与西路蜀军形成夹击南阳之势!”
徐晃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敌军来势汹汹,趁我军修养屯田之际,已在边境多处与我守军发生激战!幸得驻守上庸和南阳的白善、张绣二位将军布防严谨,军师司马懿、郭嘉调度有方,各处关隘守将拼死力战,目前尚未有重要城池丢失,但局势……已然十分危急!各地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来!”
世子吴博补充道:“儿臣与邴相、徐将军连日商议,已紧急从司州、豫州等地抽调部分后备军力,驰援上庸关和南阳宛城前线,并交由白、张二位将军部署防御,暂稳住了阵脚。然,蜀吴联军势大,若其持续增兵……后果不堪设想。如今父皇率天兵归来,实乃国家之幸,万民之福!”
听完三人的详细禀报,吴权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地图前,凝视着那片广袤的荆州大地,以及上面标注的敌军箭头。东海征伐的尘埃刚刚落定,神州大地的烽烟却又骤然升起!而且这一次,是更为凶险的两线作战!
他沉默了片刻,勤政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等待着皇帝的决断。
终于,吴权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朕已知晓。东海倭国已平,跳梁小丑,不足挂齿。如今,是该让那蜀吴两家,好好见识一下,我北汉真正的兵锋了!”
一场新的、决定华夏命运的大战,随着北汉皇帝的归来,即将拉开序幕。而吴权脑海中,已然开始飞速盘算着如何调兵遣将,破解这蜀吴的联合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