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襄回中都报惨败,金廷震恐议防务(2 / 2)
“陛下,臣有一议。如今局势危急,需启用有经验的将领,方能稳住阵脚。仆散忠义、徒单克宁、纥石烈志宁三人,虽之前兵败河北,然而确实是因为辛弃疾诡计百出才有此败,相信他们这些时日的闭门思过,能想清楚很多事。三人确有大将之才,若能重新启用,定能为陛下分忧。”
“启用他们?”金世宗皱起眉头,“仆散忠义他们在河间惨败,朕让他闭门思过,如今再启用,恐难服众呀。”
宰相纥石烈良弼向前一步躬身道:“陛下,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人!臣认为当事急从权,此三人确有才干,陛下不如放手一搏。”
夹谷吾里补接过话来,“陛下,仆散忠义熟悉河北地形,徒单克宁能攻善守,纥石烈志宁勇猛善战,三人各有所长。如今大宋若北伐,必分三路:西路攻陕西,中路攻淮泗河南,东路攻山东河北。咱们正好派三人分路应对,定能挡住宋军和义军!而且河间溃败的将士已休整完毕。”
他顿了顿,继续道:“臣建议,让徒单克宁率两万大军即刻前往陕西,整合西北路大军,防备吴璘的西路军,由西北路防御使蒲察世杰辅佐徒单克宁,加强陕西防务,确保西北无虞;让纥石烈志宁率两万大军即刻南下河南,整合蒲察徒穆、大周仁、萧琦等人的兵力,抵挡宋军中路,防止他们与辛弃疾的叛军汇合;让仆散忠义率两万大军,支援徒单合喜等人,尽快拿下河间、沧州,解除河北的威胁。”
大臣们纷纷点头,白彦敬上前一步:“老将军所言极是!徒单克宁在陕西多年,深得军心;纥石烈志宁虽年轻,却在山东打过胜仗;仆散忠义经验丰富,三人合力,定能稳住局势。”
翟永固也附和道:“陛下,老将军的计策考虑全面,确实可行。如今大宋恐怕还未全面北伐,咱们还有时间调兵遣将,若再犹豫不决,恐错失良机!”
金世宗沉默良久,终于点头:“好!就按夹谷老将军的建议办!传朕旨意:解除仆散忠义、徒单克宁、纥石烈志宁的闭门思过之罚,恢复原职;徒单克宁任陕西路都统制,蒲察世杰为副都统制,即刻前往陕西;纥石烈志宁任河南路都统制,统领蒲察徒穆、大周仁、萧琦所部,驻守河南;仆散忠义任河北路副都统制,率两万大军支援徒单合喜,限期一月内拿下河间、沧州!”
“遵令!”内侍高声应诺,转身快步出殿拟旨。
完颜襄这时也从地上站起来,躬身道:“陛下,臣愿随纥石烈志宁元帅出征,戴罪立功,稳住河南局势,夺回南都汴梁,救出完颜彀英元帅!”
金世宗看着他,眼神缓和了些:“好!朕准你所请,你就随纥石烈志宁出征吧,若能立功,朕既往不咎。”
殿外的夜色渐深,大安殿内的烛火却越燃越亮,金国君臣依然在商议战事。
夹谷吾里补走到金世宗身边,轻声道:“陛下,此次启用老将,虽能稳住局势,却也需尝试从根源让大宋放弃北伐。臣建议,再派使者去临安,试探大宋的态度,若能议和,可暂缓战事,待咱们整合兵力后,再图反攻。”
金世宗点头:“老将军考虑周全,就由宰相纥石烈良弼去安排使者之事吧。”
说完,又对众人嘱咐,“记住,议和只是权宜之计,若大宋不同意,咱们也有兵力应对。”
夹谷吾里补、纥石烈良弼等人躬身应诺,转身离去准备各自事宜。
金世宗望着殿外的夜空,心里满是沉重——他从未想过,一个汉人叛军将领,竟能让大金陷入如此境地。
他只能祈祷,徒单克宁、纥石烈志宁、仆散忠义三人能不负众望,挡住宋军和义军的进攻,保住大金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