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吴拱援冀遭伏击,残部突围返济南(1 / 2)
山东济南府的校场上,初夏的阳光炽烈如火。
吴拱穿着银白铠甲,腰悬南宋制式环首刀,刀鞘上刻着“保家卫国”四字,他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一万吴家军——这些士兵大多是陕西子弟,跟着吴家征战多年,个个面色黝黑,眼神坚定,手里的长矛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弟兄们!”吴拱的声音洪亮如钟,穿透校场的喧嚣。
“河南的完颜彀英大军已被辛元帅全歼,山东后方已安全!但河北的河间、沧州还在被金军围攻,探马回报,金军全军围攻沧州,李将军、王将军他们急需支援!陛下虽未下旨,但身为大宋将领,咱们不能坐视同胞受难!今日,咱们就带一万大军北上,支援河北,杀金狗,保家国!”
“杀金狗!保家国!”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校场周围的杨柳叶簌簌飘落。
副将吴挺走到吴拱身边,他是名将吴璘之子(吴拱的堂弟或侄子,因吴拱是吴玠的幼弟兼长子,吴玠是吴璘兄长),年轻的脸上满是锐气。
“堂哥,咱们此次北上,需穿过金军控制的地界,恐有埋伏,要不要派斥候提前探查?”
吴拱点头,从亲兵手中接过一张地图,指着山东通往河北的官道。
“你率五百轻骑为先锋,提前一日出发,探查沿途路况,若遇金军斥候,就地歼灭,不许走漏消息。大军明日清晨出发,务必在五日内抵达沧州。”
吴挺躬身应诺,转身快步走下高台,召集先锋营士兵。
校场上的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整理铠甲,有的检查兵器,有的搬运粮草,整个济南府都弥漫着大战前的紧张气息。
次日清晨,吴拱翻身上马,挥刀下令:“出发!”
一万大军踏上北上的官道,队伍绵延数里,骑兵在前,步兵居中,粮草车殿后,像一条金色的长蛇,在夏日的阳光下缓缓前行。
百姓们跟在队伍两侧,有的帮着搬运粮草,有的给士兵们塞干粮,直到队伍消失在官道尽头。
与此同时,河间城外的金军大营里,徒单合喜正看着斥候送来的情报。
情报上写着:“吴拱率一万吴家军北上,欲支援河北,预计五日内经过选定的埋伏之地。”
徒单合喜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对着身边的完颜璋道:“吴拱倒是忠义,可惜啊,他这一去,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完颜璋凑过来,看着情报,眼里满是兴奋:“元帅,咱们按照之前的计划派五千骑兵与奔睹元帅一块设伏,一举歼灭吴家军!这样一来,河北的义军就没了援军,沧州、河间早晚是咱们的!”
“好!”徒单合喜点头,“你率五千骑兵,即刻出发,快速到达埋伏之地——那里两侧是山,中间只有一条窄路,正好适合打伏击。另外,传信给奔睹元帅,让他也派五千骑兵,从另一侧包抄,形成合围,不让一个吴家军逃脱!”
完颜璋高声应诺,转身快步出营,召集骑兵。
不到半个时辰,五千金军骑兵就已集结完毕,他们骑着快马,朝着南边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踏在官道上,扬起的尘土混着晨光,像一道移动的屏障。
三日后,吴挺率领的先锋营到了金军埋伏的地点,只见两侧山林茂密,遮天蔽日,官道狭窄,仅能容纳两匹马并行。
吴挺勒住马,心里升起一丝警惕——这里太适合设伏了。
他对着身边的斥候道:“派两队斥候,分别探查两侧山林,确认无埋伏后再前进。”
斥候领命,钻进山林。
半个时辰后,斥候返回,禀报说:“将军,两侧山林里没有发现金军踪迹,只有一些猎户留下的痕迹。”
吴挺松了口气,以为是自己多心,便下令先锋营继续前进,大军随后跟上。
他却不知,完颜奔睹派来率领五千骑兵的副将,早已将完颜奔睹的计策告诉了完颜璋,让他们等待伏击的时候再往后退一里地。
次日中午,吴拱率领的大军全部进入狭窄的官道。
就在这时,两侧山林里突然响起震天的号角声,金军士兵如潮水般冲出来,箭雨瞬间落下,吴家军士兵们毫无防备,纷纷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