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抵达南京(1 / 1)
第二天一早,六个人登上了客船,崇明岛的晨雾还裹着潮润的咸腥,客船便解缆离岸。船板沾着夜露,踩上去凉沁沁的,耳畔是橹桨划水的吱呀声,混着船家吆喝着整理风帆的粗嗓,渐渐把岸边稀疏的渔船甩在身后。晨光漫过江面时,雾霭慢慢散开,能看见水色从近岛的浑浊渐变成清碧,江面上偶尔掠过几羽白鹭,翅膀沾着碎金般的阳光。行至午后,风里的咸意淡了,竟飘来两岸田埂上的新麦香——原来已入江南腹地,岸边不时闪过戴着竹笠的农人,在刚泛绿的秧田里弯腰,见了客船便直起身,远远望着这载着异乡人的木船驶过。傍晚泊在小港暂歇时,船篷外传来蛙鸣,抬头见两岸柳丝已抽了新绿,沾着暮色里的零星细雨,打湿了船檐下悬着的旧灯笼,忽觉这水路虽长,却藏着春日里说不尽的温柔,连对金陵城的期待,也浸在了这江南的烟雨与波光里。
三天后,客船终于到达了南京龙江关码头,客船缓缓泊入南京龙江关码头,刚踏上青石板岸,便被一片喧嚣裹住——码头上错落着数十艘漕船、商船,有的正卸下江南运来的丝绸、瓷器,脚夫们肩扛货箱,吆喝着穿梭在栈房间,汗水浸湿了粗布短衫;有的船边围着挑着担子的小贩,高声叫卖着盐水鸭、糖粥藕,香气混着江水的湿润扑面而来。抬头望去,码头旁矗立着几座青砖黛瓦的栈房,房檐下悬着“某某商号”的木质招牌,风吹过便吱呀作响;远处可见灰褐色的城墙蜿蜒伸展,城楼上插着的旌旗在风中猎猎飘动,隐约能望见城垛间值守兵士的身影。岸边的柳树上拴着几头水牛,甩着尾巴,树下有老船工坐在石阶上,抽着旱烟闲聊,偶尔望向江面往来的船只,而不远处的河埠头,几位妇人正蹲在水边浣洗衣物,棒槌捶打衣裳的声音,与码头的喧闹、江水的拍岸声交织在一起,满是金陵城特有的鲜活气息。
坐了几天船,浑身的骨头酸疼,在船上晃来晃去的,头也是晕乎乎的,当脚一踏上岸的那一刻,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感,不自觉的伸伸懒腰,做几个动作,说不出的舒服,刚到一个新地方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住的地方,我们顺着人流,往南京城里走,脚下的青石板路渐渐从湿润变得干爽,沾着的江风潮气慢慢被市井烟火气取代。起初路边多是低矮的板屋,多是船家、脚夫歇脚的小茶馆,门口挂着蓝布幌子,风吹过时晃出“大碗茶”“热包子”的墨字,里头传出粗声的谈笑与碗碟碰撞声。再往前走,房屋渐次高大,出现了青砖砌就的铺面,有的是售卖布匹绸缎的,伙计正站在柜台后,对着挑拣布料的妇人殷勤介绍;有的是经营南北货的商号,门口堆着贴着红纸标签的粮袋、酒坛,偶尔有骑着毛驴的货郎经过,铜铃叮当作响,引得路边玩耍的孩童追着跑。行至临近城门处,路面愈发宽阔,往来行人也多了起来——有穿着长衫、手持折扇的读书人,有挎着竹篮、匆匆赶路的妇人,还有腰佩长刀、神色严肃的守城兵士在盘查过往行人。抬头可见前方城门巍峨,青砖城墙被岁月磨得泛着温润的光泽,城门上方“聚宝门”(今中华门)的匾额隐约可见,城楼上旌旗猎猎,与远处隐约传来的钟鼓声交织,让人真切感受到金陵城的厚重与繁华。
刚跟着人流穿过聚宝门的券洞,便被眼前的热闹晃了眼——街面上铺子挨着铺子,绸缎庄的伙计嗓门亮,首饰楼的铜铃叮当作响,倒让自小在乡下待惯的我有些手足无措。手攥着腰间鼓囊囊的钱袋,心里早有盘算:住店也要住符合现在身份,绝对不能引起他人注意,怎么低调怎么来。顺着街边往里走,先见着一家挂着“金陵客栈”鎏金招牌的,门口伙计穿得光鲜,见了我却只淡淡瞥了眼,倒叫我心里犯嘀咕:这般气派,怕是要价不低,咱现在是以乡下人身份进城的,别进去反倒受了怠慢。又走了半条街,闻着一股面香,抬头见“平安栈”的蓝布幌子在风里晃,门口坐着个纳鞋底的老妇,见我探头便笑着招呼:“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咱这二楼有单间,窗明几净,还能瞧见街景,一晚只需五十文。”我凑过去瞅了瞅,客栈内虽不奢华,却收拾得整齐,墙角还堆着刚劈好的柴火,心里顿时踏实:就这儿了!既实惠又透着亲切,比那些摆架子的客栈舒坦多了,
我们这行人以胡高义为首,胡高义对阿婆道:“给我们三间上房,”这位阿婆道:“听口音你们是山东老侉子,”胡高义道:“阿婆,我说的都是标准的官话,你一听就知道我们是山东的,你真厉害,”阿婆道:“这有什么,只是吃的盐多了,”阿婆把我们带到二楼紧挨着的三间上房,胡高义扮演的是财主,苏文清是他的师爷,我是少爷,三个护卫都是家丁,孙铁臂说为了保护我的安全,死活要和我住一个房间,我和孙铁臂就顺理成章地住在中间的房间。
在房间里休息了半个时辰,我和孙铁臂就到胡高义他们房间议事,胡高义道:“我们刚到南京,当务之急是买个院子,和官府搭上关系,找合适院子的这些琐事我和苏师爷去干就可以了,去和官府搭上关系这些牌面上的事适和公子去干,都是出入高端场所,我们这些底层小商贩见着官老爷就两腿发软,”孙铁臂一听说可以去高端场所,可以吃好的喝好的,很是高兴,脸上都是满意的神色,我可知道怎么回事,这家伙给我出了难题,我不好推却,但是我也不能让他们轻松了,于是我就道:“高掌柜,这找院子可不是随便找一个院子就可以了,既要出行方便,又要足够大,方便后来的兄弟居住,还要没有什么背景,出点什么事也不会把事情闹大,”胡高义笑道:“公子你放心,我和苏师爷就算跑断腿,三天之内也会把房子搞定,您可要把官方的路子打开啊,要不然我们以后开商号可定会受到官府的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