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明末少年 > 第516章 “状元楼”聚餐

第516章 “状元楼”聚餐(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章程通过后,长老会进入选举环节。行政院设院长一人、副院长两人,下辖民政、农工、财政、防务四司;大法院设院长一人、审判员五人。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演武场四周设十个投票点,每个投票点由农会、工会、工商联合会、独立营各出一名代表监督,确保公正。

农会代表们经过商议,推举周老栓为行政院副院长候选人,理由是“熟悉农事,体恤民情”;工会一致推举张铁山竞选行政院农工司司长,因其多次为工友维权,深得信任;工商联合会则推荐李茂林竞选财政司司长,凭借其经商多年的账目管理经验。独立营方面,我提名独立营中队长赵虎子为行政院防务司司长,负责维持城乡治安、抵御匪患。

大法院院长候选人则有两位:一位是曾在府衙当过长吏、熟悉律法的陈敬之,一位是为佃户打赢过土地官司的民间讼师吴明远。投票过程中,农会、工会代表多倾向吴明远,认为其“懂百姓疾苦”;工商户与独立营代表则更认可陈敬之的行政经验。最终经统计,吴明远以微弱优势当选大法院院长,陈敬之被选为首席审判员,全场对此结果均表认可。

当日午后,选举结果在演武场公示。当我宣布“德安自治政府第一届行政院、大法院正式成立”时,场中升起十二面红黄相间的各长老会旗帜,与安西军的军旗一同飘扬。农会代表们唱起了新编的《农会歌》,工会代表敲起了工坊的铜锣,工商户们则拿出准备好的绸缎,分给在场的长老与士兵。夕阳下,演武场的欢呼声传遍德安府城,街巷中的百姓纷纷驻足聆听,脸上满是对新生活的期盼——这个在乱世中诞生的自治政权,正以民心为基,开启全新的治理篇章。

晚上,长老会选出的常务长老在最大的饭店“状元楼”聚餐,这是公款吃喝,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能来状元楼吃一顿饭可以吹嘘一辈子,更何况今晚在这里吃饭的人代表了德安府权利最高的人,每个人都是有压抑不住的兴奋,自古当官都要读书,过五关斩六将,而他们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就当官了,祖坟冒青烟了啊。

我看着草台班子走上正轨,成为各路农民军学习的标准,就要不断的给这些官员套上紧箍咒,把很多怪毛病扼杀在萌芽中,我轻咳两声,吸引所有人的关注后,开始了我的演讲,

各位长老,诸位同仁:

今夜状元楼灯火通明,满座皆是为德安新生奔走的栋梁——有扎根乡野、带领佃户分田获粮的农会长老,有坚守工坊、为工友争权益的工会代表,有心系商路、促城乡流通的工商贤达,还有护境安民、保障自治根基的独立营弟兄。方才演武场的欢呼犹在耳畔,那是上千名代表对德安未来的期许,更是数十万百姓对好日子的渴望。今日能与五十位常务长老共赴此宴,共商自治大业,实乃幸事!

今日大会确立长老会为最高权力机构,选出行政院与大法院,这只是德安自治的第一步。乱世之中建新政,若想行稳致远,靠的不是某个人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少数人的闭门造车,必须守住“以民为本”的根基。在此,我有三件关乎德安长治久安的大事,想与诸位共勉,也请诸位转达给德安每一位百姓。

第一件,便是法令增改需“万民共议”。往后德安任何新法令的出台、旧规章的修改,绝不能由长老会某几位代表一拍脑袋决定,更不能凭行政院一己之愿推行。必须先由百姓提议,集齐一万名以上德安百姓的签名,经长老会初步审议后,再公示十日听取民意,无重大异议方可进入立法程序。诸位皆是百姓推举的代表,手中的权力来自于民,自然要替民发声。比如农会提议的“春耕农具补贴”、工会关注的“工坊安全条例”,唯有经过万民共议,才能让法令真正贴合民心,落到实处。

第二件,官员薪俸要“与民同调”。百姓是政权的根基,官员是为民服务的公仆,而非作威作福的老爷。往后德安所有行政院、大法院官员的薪俸福利,必须与城乡最低工资标准严格挂钩——最低工资标准不上调,官员的薪俸一分也不能加;若最低工资标准因灾荒、物价上涨而下调,官员薪俸也需同比例缩减。诸位想想,农会弟兄面朝黄土背朝天,工会匠人挥汗如雨造器物,他们的收入是德安的“民生底线”。官员若想提高待遇,必先让百姓的腰包更鼓,让最低工资标准稳步提升。这既是对官员的约束,更是提醒所有人:当官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第三件,官员财产须“公开透明”。从明日起,所有当选的行政院、大法院官员,需在三日内主动申报私人财产,包括田产、商铺、银钱、器物等,由大法院登记备案,并于每月初一在德安各城乡公示栏公开,接受百姓监督。若有官员隐瞒财产、虚报数额,一经查实,立即罢免官职,依法追缴非法所得。诸位都是德安的“当家人”,当以身作则,让百姓看到:我们的官员经得起晒家底,守得住清廉心。唯有如此,百姓才会信任政府,才会愿意与我们一同建设德安。

方才席间,有长老提及前几日仍有遗老遗少私下散布“恢复帝制”的言论,说什么“泥腿子掌政不成气候”。可诸位看看——农会集体粮仓中囤满了新收的粮食,工会代表穿上了新做的棉衣,工商户的店铺里挤满了购物的百姓。这便是德安新政给百姓带来的实惠,也是我们政权最坚实的底气!那些想回到过去的人,看不到佃户翻身的喜悦,看不到匠人挺直的腰杆,更看不到德安城乡复苏的生机。他们的声音,早已被百姓对好日子的向往所淹没。

今夜宴饮,不谈虚礼,只论实干。往后德安的路,需要诸位长老与政府同心协力,需要农会、工会、工商联合会携手同行,更需要每一位德安百姓共同建设。我敬诸位一杯,也敬千千万万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德安百姓!愿我们不负民心,不负这片土地,让德安成为乱世中的一方乐土!

干杯!

我刚讲完,就想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声音惊动了半个德安府城,好半天掌声才停息,大家一起举杯,让我意外和尴尬的是,不少人提议先遥敬张大帅一杯,独立营是挂着张献忠人家这样想是没毛病的,我也只好捏着鼻子赞同了,“来,我们先敬张大帅,祝张大帅身体康健,战无不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