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明末少年 > 第518章 与二位知府辩教育

第518章 与二位知府辩教育(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刘养贞在旁附和,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论语》:“刑兄所言极是。自孔孟以来,儒家思想便是治国教化之本。若以‘仁义礼智信’教导孩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引导士人,既能让百姓懂规矩、守秩序,也能为大人选拔可用之才,此乃历代治世之良策。”

我指尖轻叩桌案,目光扫过厅外——窗外,几名农会子弟正围着识字先生学写“农会”“土地”二字,冻得通红的小手握着木炭,写得格外认真。“两位先生所言教育之重要,我认同。但用儒家思想教化,未必契合如今的德安。”我起身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抄录的《墨子》,“儒家讲‘君君臣臣’,强调等级尊卑,可如今德安长老会由农工工商共掌,官员薪俸与百姓收入挂钩,若教孩童‘君为上、民为下’,岂不是与咱的自治根基相悖?墨子讲‘兼爱’‘非共’,主张平等相爱、反对等级压迫,更讲‘节用’‘尚贤’,不正是咱鼓励农工发展、选拔贤才不问出身的理念?”

刑祚昌眉头微蹙,上前一步反驳:“墨子之学过于理想化!‘兼爱’看似平等,却忽略了人伦纲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这是天下安定的根本。若百姓皆讲‘平等’,不认尊卑,恐生僭越之心,到时谁还肯遵守律法?儒家虽讲等级,却也讲‘民为邦本’,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只要取其精华,便能适配自治之需。”

刘养贞也补充道:“道家讲‘无为而治’,主张‘小国寡民’,可如今德安百业待兴,需官府引导农工、疏通商路、整饬治安,若以道家思想教育,百姓皆求‘清静无为’,谁来劳作?谁来守土?怕是刚有的兴旺又要衰退。”

我闻言轻笑,示意二人看向议事厅外的街巷:“两位看街上的百姓——农会长老教佃户辨认粮种,是‘尚贤’;工会师傅带学徒改进工具,是‘兼爱’;工商户联合官府修桥铺路,是‘有为’。咱的教育,不是要百姓死守某一家思想,而是要教他们实用之学、明理之识。”我指着《墨子》中“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句子,“教孩童认识农时、学会算数,是让他们有谋生之力;教百姓明白‘土地归农会、劳工有保障’的道理,是让他们知自身权益;教众人知晓‘长老会掌立法、大法院断是非’的制度,是让他们懂规矩、会监督。”

刑祚昌沉默片刻,目光落在《民生册》上“孩童失学率七成”的旧数据上,语气渐渐缓和:“大人所言实用之学,确有道理。只是儒家传承千年,其中‘孝亲’‘尊师’‘守信’之理,若弃之不用,恐失教化之本。”

“非弃之,乃择之。”我将《墨子》与《论语》并放在桌上,“取儒家之‘仁’,去其等级之束缚;取墨家之‘实’,补其理想之不足;取道家之‘和’,避其无为之所短。咱德安的教育,既教百姓‘孝亲敬长’,也教他们‘平等维权’;既教孩童‘读书识字’,也教他们‘劳作技艺’。如此,才算真正开启民智,不负这满府兴旺。”

刘养贞看着炭火盆里跳动的火苗,若有所思地点头:“大人这般融通诸家、以用为先,倒比死守一家之说更妥帖。往日为官,只知以儒家治世,如今见德安之变,才知教化需随世事而变。”

刑祚昌重重点头,躬身道:“老朽愿牵头筹备学堂,先在城乡设蒙学馆,选识文断字且懂民生的先生,既教经书节选,也教农工常识。待来年开春,再请大人定夺教材体例,必让德安的孩童,既知礼义,又懂实务。”

窗外的雪渐渐停了,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进议事厅,落在三本摊开的典籍上。炭火盆里的火星噼啪作响,与远处码头的号子声、街巷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成了德安府冬日里,关于未来的新序曲。

老百姓开始忙年了,到处都充满了过年的气氛,今年过年没有什么好忙的,都是和独立营的大头兵一起过,炊事兵做什么就吃什么,这天和孙铁臂正在吃饭,王拴柱跑过来报告道:“公子、统领,主力队伍来人了,”孙铁臂问:“是李将军回来了吗?”王拴柱道:“不是,是后营统领贺九仪,你们要出城迎接吗?”孙铁臂道:“不去,让他自己进城,他是统领,我也是统领,咱们还比他干的好,凭什么要出城区迎接他,”我赶紧劝道:“孙大个,不要有了一点成绩就翘尾巴,人家再怎么说也是老资格的统领,从尊老爱幼的份上我们也该出城区迎接,再说他们在外面征战了一年,也相当于回家了,我们去接一下也是应该的,”孙铁臂不吱声了,

我们丢下饭碗,一起打马出城,到了西门十里外,就看到赵虎子亲自护送着一个小型商队,贺九仪现在是商人打扮,坐在马车上,我和孙铁臂赶紧下马,满脸堆笑地迎上去:“贺统领,好久不见,这一路辛苦了!”贺九仪也没有以前见到我们的那种倨傲了,也离着老远跳下马车,过来跟我和孙铁臂都拥抱了一下:“杨公子,孙统领,你们这一年成绩斐然啊,可喜可贺,”我赶紧谦虚道:“这都是因为你们把官兵的主力吸引走了,才给我们创造了机会,”贺九仪道:“你们就不要谦虚了,从随州到德安这一路和我们之前看到的已经大变样了,现在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里都是义军的天下,”这样一直吹嘘下去也太不像话,赶紧道:“贺统领这一路风尘,快进城休整一下吧,”贺九仪点点头,众人一起往城里走。

往日里战乱之地常见的断壁残垣、流民四散的景象,在德安府竟半点没见着。路两旁的田地虽覆着薄雪,却能看出田埂规整,地头还立着几处新搭的草棚,棚下堆着风干的草料,显然是有人精心打理。村口的木栅栏修得结实,几个挎着腰刀的兵士正有条不紊地检查过往行人,既不蛮横也不松懈,见了他们这支“商队”,只是按规矩问了几句,眼神里透着股训练有素的沉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