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出手(2 / 2)
《南京条约》让英国打开了华夏市场,满足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对原料,如茶叶、丝绸等物品,与市场的需求
此后,英国进一步扩大在华利益(如1843年签订《五口通商章程》),皮尔政府的自由贸易政策(降低关税、废除《谷物法》)也随之加速推进
“那好,那首相先生就等着英属东印度公司破产的消息吧”
赵吉祥面对罗伯特·皮尔的诡辩没有发作,留下一句话后便愤然离去
之前有神州压制着英国除了大力经营印度就不敢在亚洲有太大的动作,但是鸦片战争的胜利和清廷的软弱无能让英国看到了切入亚洲的机会点,如同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一样,欲望和贪婪充斥在整个政府之间
所以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从9月开始一直到12月,英国的港口再也没有见到过一艘从印度回来的商船,此时的罗伯特·皮尔看着财政报告,终于是想明白了一个月前赵吉祥说的那句话
印度总督乔治·奥克兰伯爵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件事,可神州拒绝了一切和印度沟通的外交渠道,态度之坚决让其惊讶
当英国驻神州大使卡兰托利知道神州封锁印度的消息已经是12月中旬,他急匆匆的去求见朱怡伦,得到的答复是陛下不见客
这让卡兰托利焦急万分
经过多方打听,卡兰托利终于明白神州皇帝如此做的原因,英国打赢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占领了香港严重挑衅了神州对于领土完整的底线
于是他想办法见到了主理王明试图找到解决的方法
“主理先生”
卡兰托利走进王明的办公室笑着说道
“大使先生今日来有何事啊”
王明笑着说道
“就是这个东印度被封锁的事情,主理先生应该有所耳闻吧”
卡兰托利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
“这件事?我知道,最近不知道怎么了从印度来的商船几乎就没有了,我还以为印度和我们断绝贸易了呢”
王明笑着说,内心冷笑一声,现在知道来求人了
“强行占领香港确实是我们的问题,劳烦主理先生向皇帝陛下转达一声,我会尽快和首相交涉”
卡兰托利笑着说道
“我想想办法吧”
王明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
“多谢主理先生”
卡兰托利站起来
“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扰了”
卡兰托利说完便离开了
看着卡兰托利急匆匆离开王明嘴角出现一丝冷笑
面对帝国主义拿就只能拿出帝国主义的套路去反击
1843年2月,卡兰托利乘坐蒸汽轮船回到了英国,这个他阔别数十年的故乡
卡兰托利刚刚下船就直奔唐宁街首相官邸
当卡兰托利出现在首相官邸的时候,众人感到一阵惊喜纷纷上前和他拥抱,这位为大英帝国鞠躬尽瘁二十多年的老外交官终于回到伦敦了
“老外交官先生,您回来了”
一个官员上前笑着打招呼道
“是的,我趁着假期回来了”
卡兰托利笑着说道
“首相先生呢?”
卡兰托利问道
“他在办公室,东印度公司的几位先生正在和他开会”
一个年轻的女秘书走过来小声说道
“好,我自己进去就行了”
卡兰托利不顾秘书的阻拦直接进入了罗伯特·皮尔的办公室
此时办公室里,罗伯特·皮尔坐在椅子他面前是英国伦敦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的几位大股东
“首相先生,我们需要你为这件事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托马斯·皮特将去年下半年东印度公司的财务报告拍在桌子目光如炬的盯着罗伯特·皮尔
和约翰·斯宾塞一样的托马斯·皮特作为英国商业巨头,同时也是东印度公司的最早投资者,而乔治·坎宁和亨利·坦普尔则是政治权贵
乔治·坎宁曾经担任过英国首相和外交大臣,在卸任后担任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这也是西方政治的典型特征,旋转门
同时,约翰·斯宾塞,乔治·坎宁,亨利·坦普尔像审视犯人一样看着罗伯特·皮尔
在此之前罗伯特·皮尔已经在四人的质问下坚持了半个小时,此时的他额头早已遍布细汗
“这件事,我会给你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我需要时间”
罗伯特·皮尔的执政风格虽然偏平稳但他本人可不是这样
就在四人要继续向罗伯特·皮尔发难的时候敲门声响起,只见一个头上有丝丝白发的男人从外面走进来
“老外交官先生!”
乔治·坎宁认出来了他笑着起身走到卡兰托利面前和他握手
“乔治·坎宁先生”
卡兰托利笑着打招呼道
乔治·坎宁曾经担任英国首相和外交大臣自然是认识这位威望深重的驻外外交官
“你们这是....”
卡兰托利目光越过乔治·坎宁看向其他四人
“嗨”
约翰·斯宾塞,亨利·坦普尔,托马斯·皮特三人纷纷向他打招呼
“老外交官先生”
罗伯特·皮尔看到卡兰托利回来就知道事情已经恶化了
能让一个长期驻扎神州的外交官突然不打招呼便回国,自然是发生了大事
“首相先生,你知道印度已经被神州海军全面封锁了吗?”
卡兰托利看向罗伯特·皮尔说出了一个让众人都震惊的事情
托马斯·皮特听到消息猛回头看向卡兰托利
“老外交官先生,您说的是真的吗?”
托马斯·皮特仿佛不相信一样又问了一遍
“没错,因为南京条约割让香港的原因,神州皇帝很生气下令让神州的太平洋舰队和南海舰队,超过百余艘钢铁蒸汽战舰从海上封锁了整个印度,现在别说去印度了,船能不能从印度出来都是一个问题”
卡兰托利面色凝重的说道
神州的钢铁蒸汽战舰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战舰,英国虽然有蒸汽战舰但仍然需要明轮和风帆,而神州的不需要
东印度公司的四位大股东一听是因为这个怒气瞬间腾的一下就上来了
“首相先生,您认为是印度重要还是一个香港重要”
托马斯·皮特扭头看向罗伯特·皮尔
“我觉得您需要认真考虑一下,反正已经在大清国拿到了贸易特权要不要香港都一样,只要印度还在的话”
亨利·坦普尔跟着附和道
没错,只要印度还在,英国在亚洲就仍然有战略纵深,要是印度都没了英国真的就要和亚洲说拜拜了
而且此时的英国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税收都来自印度,不然印度也不会成为英国女王皇冠上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