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推门踏入画中天(1 / 2)
越野车在灰齐山崎岖的山道上颠簸前行,引擎的低吼是这片寂静山林里唯一的现代噪音。乌有坐在后座,似乎完全从之前的惊恐中恢复了过来,变得异常健谈。
“要说这大炎地界,那可是无奇不有。”乌有摇着他那把折扇,口若悬河,“二位恩人可知,在北边边境,有块叫‘北悬石’的奇观?好家伙,那么大一块滚圆巨石,就那么悬在半空,几百年了,愣是没掉下来!有人说那是先帝登基时天降祥瑞,也有人说是不祥之兆,邪门得很!”
炎熔沉默地开着车,目光扫过窗外连绵的山景。年的指示像迷雾一样笼罩着这次任务。
克洛丝则表现出恰到好处的好奇,懒洋洋地接话:“嗯~听起来像是某种源石技艺的奇迹?或者地质现象?”
“哎哟,我的恩人哟,哪能呢!”乌有一拍大腿,“源石技艺哪能撑几百年?地质?更说不通了!要我说啊,保不齐就是什么上古神人留下的手笔,咱凡夫俗子,看不明白喽!”他顿了顿,又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还有更玄的呢,听说西边深山里,有棵从源石晶簇里长出来的巨松,参天蔽日,能把云海都分开!您说,这感染物堆里,咋还能长出这等神木?怪哉,怪哉!”
他的故事真真假假,夹杂着大量民间传说和夸张的演绎,仿佛一本行走的、排版混乱的志怪小说。炎熔听着,偶尔能从那些光怪陆离的叙述中,捕捉到一丝极模糊的、可能与年姐妹那种非人存在相关的影子,但更多的还是江湖术士的故弄玄虚。
车辆绕过一处急弯,前方山路旁,一处不起眼的山坳里,隐约露出一角破败的屋檐。
那是一座低矮的茅屋,几乎被疯长的荒草和浓密的苔藓完全吞噬,歪斜欲倒,孤寂得如同被时间遗忘的墓碑。它看起来废弃已久,与任何“画家隐居之所”的想象都相去甚远。
炎熔本欲直接驶过,却猛地感到口袋中的护身符骤然变得滚烫,像一块灼热的炭,并伴随着一种细微却清晰的震颤,仿佛内部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直指那茅屋的方向。
她下意识地踩了刹车。
“嗯?小炎熔,怎么了?”克洛丝疑惑地看向她。
乌有也探过头:“恩人,这破屋子有啥好看的?看样子几十年没住人喽。”
炎熔掏出那枚异常反应的护身符,它表面的纹路似乎在微微发光。“年的东西……有反应。”她简短地说道,目光紧紧盯着那扇黑洞洞的、仿佛能吸收所有光线的破旧木门。
三人都沉默下来。车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凝滞。乌有脸上的嬉笑收敛了,眼神里多了几分审视和警惕。克洛丝也坐直了身体,手无声地搭在了弩身之上。
年的妹妹……会在这种地方?
一种强烈的不安攫住了炎熔。但那护身符的指引如此明确。她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下去看看。”
走近茅屋,那股违和感更加强烈。它太安静了,周围的虫鸣鸟叫似乎在靠近它时都消失了。空气凝滞得如同固体。
炎熔伸出手,指尖触碰到冰冷粗糙的木门。护身符灼热得几乎烫手。
她用力一推。
门扉开启的瞬间,世界仿佛被无声地撕裂、重组。没有巨响,只有感官的彻底颠覆。视野中的色彩疯狂流淌旋转,脚下的土地失去实感,耳中是尖锐的嗡鸣继而万籁俱寂。仿佛只是一瞬,又仿佛过了很久。
当一切重新稳定,三人惊愕地发现,他们已不在山坳之中。
身后是粉墙黛瓦,身前是蜿蜒的石板路,小桥流水人家。而头顶的天空——左侧是明晃晃的白日晴空,右侧却是深邃的夜空,星月交辉。昼夜被强行拼接,诡异的光线投下扭曲重叠的影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潮湿。
“……唔哦!”乌有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手中的折扇“啪”地合上,“这、这是哪门子的戏法?!”
克洛丝迅速查看手中的设备,眉头微蹙:“空间坐标……完全紊乱了。我们似乎……被转移到了一个异常空间。”她的声音依旧冷静,但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炎熔的心沉了下去。她回头,来时的路和他们的车都已消失无踪。护身符的温度渐渐降了下来,恢复沉寂,仿佛完成了某种引导。她环顾四周,小镇的建筑是典型的炎国风格,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但布局却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别扭感。街道蜿蜒曲折,不合常理,远处的房屋似乎重叠在一起,空间感变得极其可疑。
更奇怪的是镇上的居民。他们穿着古朴的衣物,神态安然,或在河边浣洗,或在街边闲聊,对头顶那诡异绝伦的天空视若无睹,仿佛那是再正常不过的景象。
“怪事……怪事……”乌有喃喃自语,下意识地展开了他那把从不离身的折扇,轻轻扇动着,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江湖人士的本能审视,“这地界……邪门得很。”
就在这时,一阵清朗而富有节奏的说书声从不远处传来,伴随着惊堂木的脆响。
“——便在此刻,只见那画中仙子,轻移莲步,竟从那绢帛之上翩然而下!”
三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座小巧的园林内,一位身着青衫、文人打扮的男子正坐在一座凉亭中,手持折扇,对着几位听众侃侃而谈。他气质儒雅,自称“煮伞居士”,似乎正说到精彩处。
他们对视一眼,朝着凉亭走去。或许这个看起来是镇上的文化人,能提供一些信息。
“打扰一下,先生,”炎熔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煮伞居士停下说书,看向他们,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此地名为婆山镇。几位面生,是外乡来的客人?”
“婆山镇?”乌有凑上前,挤出一个讨好的笑容,“先生,您可知这婆山镇隶属大炎哪州哪府?距那泥翁镇又有多少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