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对峙时刻(2 / 2)
阮氏三兄弟早已率领金吾卫在端门前布下第二道防线,与武松、鲁智深汇合。然而,面对这些手无寸铁却意志坚决的学子,这些沙场悍将也感到束手无策,只能焦急地抬头望向城楼,等待阁老们的决策。
城楼上,风声鹤唳。
张仪摇头叹息,语气中带着无奈与愤懑:“王爷在外浴血奋战,为大夏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凯旋在即。不想朝中宵小,竟在此刻散布谣言,败坏王爷清誉,可恨,可叹!”
魏征面容肃穆,忧心忡忡:“此事棘手异常。下方皆是国之学子,未来栋梁。若处置不当,轻则寒了天下士子之心,重则激起更大民变,届时朝局动荡,大夏真有倾覆之危啊!必须慎之又慎!”
和珅闻言,冷哼一声,三角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慎什么慎?魏大人未免太过妇人之仁!依咱家看,这帮刁民,分明是受了奸人蛊惑,蓄意作乱!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国法!只需将那几个带头闹事的揪出来,明正典刑,以儆效尤!看谁还敢再闹!”
于谦立刻反驳,语气坚决:“万万不可!和大人!学子们虽有不当,然其心或可悯,其情或可原。妄动刀兵,只会将事情推向无可挽回的境地!当以安抚、劝解为主,陈说利害,令其散去方为上策!”
和珅不屑地撇了撇嘴,正要再争。魏征已运足中气,向城下高声喊道:“尔等学子!聚众于宫禁之地,高声喧哗,已犯国法!速速退去,各归学舍,朝廷念尔等年少,或可不予深究!若再执迷不悟,国法无情!”
城下学子中立刻有人高声回应:“魏大人!我等非为私利,实为江山社稷而来!只求面见陛下,陈述民意!请大人代为通传!”
“求见陛下!铲除国贼!”
“求见陛下!铲除国贼!”
千百人的呼喊再次汇聚成巨大的声浪,淹没了魏征的劝诫,也清晰地传入了深宫。
慈宁宫中,太后正搂着小皇帝,听到宫外隐隐传来的、山呼海啸般的“铲除国贼”之声,心中先是闪过一丝暗喜。
这些学子,此刻就是她与皇帝最坚定、最有力的支持者!有这股“民意”在手,霍无忌即便回朝,也必不敢轻举妄动,甚至可能被迫收敛。
她立刻起身,准备更衣,带着小皇帝亲临端门,安抚学子,将这“忠君爱国”的大义名分牢牢抓在手中,进一步收买人心,巩固皇权。
然而,她刚走出慈宁宫殿门,便被一队顶盔贯甲、神色冷峻的羽林卫拦住了去路。
统领李俊带着童威、童猛二将,躬身行礼,语气却不容置疑:“启禀太后,宫外有乱民聚集,局势未明,恐惊圣驾。为太后与陛下安危计,请暂回宫内,勿要外出。”
太后强压着心头怒火,尽量平静地说道:“李将军,哀家知道是些学子,正因如此,哀家与皇帝更应出面安抚,平息事端。”
李俊依旧保持躬身的姿势,声音毫无波澜:“太后仁慈。然则,内阁诸位大人已在端门处置,稍后自有结果禀明太后。此刻宫外混乱,刀剑无眼,还请太后与陛下留在宫内,最为稳妥安全。”
太后看着李俊那张毫无表情的脸,以及他身后那些只听霍无忌号令的羽林卫士兵,心中顿时一片冰凉。她明白了,这根本不是保护,而是软禁!在这座看似属于她的皇宫里,她连走出宫门的自由都没有。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与绝望瞬间攫住了她,让她几乎站立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