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逆流韶华 > 第327章 最后一本账

第327章 最后一本账(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这时沈建国的脚步声从院外传来。

他拎着工具箱,胶鞋上沾着泥,看见两人守着账本,只“嗯”了一声,转身去了偏屋。

等沈星河要去帮父亲搭手,却见老人正蹲在工具箱前,从最底层掏出个牛皮纸包。

纸包边角磨得发白,解开时簌簌掉着碎纸屑。

“这些……”沈建国把图纸摊在八仙桌上,“你以前说灶膛要改风道,说余热能烘尿布,说小孩够得着的地方要包铁皮……我闲着也是闲着,就画了。”

图纸一张叠一张,最上面那张标着“防星河小时候烫伤”——二十年前,小星河扒着灶沿看煮元宵,被烫得直哭。

父亲用铅笔在图纸角落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火苗,旁边写着“包铜皮,高过小孩手肘”。

沈星河喉头发紧。

他想起自己从前总嫌父亲话少,如今才懂,有些爱不用挂在嘴边。

这些图纸是父亲的另一本账,没有日期,没有标题,却每一笔都刻着“为他”。

“画着玩的。”沈建国搓了搓手,指尖还沾着铅笔灰,“明儿张婶家要修灶,我拿这图试试。”

“试试。”沈星河声音哑着,伸手按住父亲手背。

那双手比记忆中更糙,指节因常年握瓦刀有些变形,却暖得烫人。

傍晚雨停时,三人围坐在堂屋灯下。

林夏把新收的灶语卡摊开:“张婶说修灶要加风道”“周小海媳妇问腌菜要压多少石头”。

沈星河教她在卡片角落标上“灶修-03”“腌菜-17”,说这样找起来方便。

沈建国则在图纸背面记明天要带的工具:“瓦刀、泥铲、铜皮三尺”,写完又补了句“给小海家娃带块灶糖”。

笔尖划纸的沙沙声,尺子量线的轻响,混着窗外麻雀归巢的叽喳,像织机在织一匹柔软的布。

沈星河望着他们低头的侧影,忽然想起前世那些在会议室里敲键盘的深夜。

那时他以为掌控了未来,却不知道最珍贵的“预知”,从来不在股票代码或风口数据里。

是林夏会为一张灶语卡反复确认的较真,是父亲把“为他”藏进图纸的沉默,是此刻灯影里三个人的呼吸声——这些才是时间该有的质地。

夜渐深时,林夏抱着账本回了家。

沈建国收拾图纸,说要再检查遍工具。

沈星河端着搪瓷缸去院外倒水,经过书匣时顿了顿。

他把水质笔记轻轻放进匣底,合上盖子时,铜锁“咔嗒”一声,像句轻轻的叹息。

衣袋里原本装手机的位置空着,现在只塞着枚褪色的橡皮筋——那是林夏昨天给他扎账本用的。

抬头望天时,屋檐还在滴水。

从前他总嫌雨麻烦,现在却觉得这滴答声像首慢歌。

风掠过冷灶堂方向,那里新换的木牌被雨水冲得发亮,隐约能看见上面的字:“人间烟火,代代相传”。

他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眼睛。

那时她已经说不出话,却拼命用眼神指他,又指父亲,最后指了指灶膛的方向。

现在他懂了——有些事不必说透,只要有人接着记,有人接着改,有人接着把热粥熬得香,日子就不会断。

“妈,我不渴了。”他对着屋檐滴下的雨轻声说。

一滴雨正好落进他摊开的掌心,溅起的光点,像谁在云端轻轻应了声。

后半夜云散了。

次日清晨,晨光斜斜照进老屋西窗。

沈星河揉着眼睛坐起来,发现自己不知何时趴在八仙桌上睡着了。

阳光里飘着细小的尘粒,照见母亲常坐的竹椅上,搭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是父亲今早出门前忘收的。

他伸手摸了摸那布衫,还带着阳光的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