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逆流韶华 > 第346章 荠菜钻出的那道缝

第346章 荠菜钻出的那道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们本想寻找一位能言善辩、可以总结出理论体系的“专家”,却只看到一个在屋顶上默默干活的匠人。

仿佛是为了印证沈星河的预判,傍晚时分,天色骤然暗如锅底,蓄积已久的暴雨倾盆而下。

豆大的雨点砸在瓦片上,发出密集的鼓点声,巷子里瞬间汇成一条条水流。

问题很快出现,前些天刚改造完工的新排水管道,因为施工时对坡度计算的微小失误,在暴雨的冲击下不堪重负,积水开始从地漏倒灌出来,眼看就要漫进几户地势较低的人家。

有人慌忙地喊着要去社区借抽水泵,沈星河却已经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没拿任何现代工具,手里只拎着一把竹制的旧簸箕。

他走到积水最深的洼地,弯下腰,用簸箕的边缘贴着地面,一下一下地将积水奋力刮向不远处一口早已废弃的老井口。

那口井早已干涸,如今成了天然的渗水井。

他的动作不快,但极有效率,每一刮都能引走一大片水。

巷口几个刚下班的年轻人看见了,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

他们二话不说,跑回家各自拿出脸盆、水桶,甚至簸箕,默默地站到沈星河身后,形成一条人链。

前端的人负责从积水中舀水,一盆盆、一簸箕地传递下去,最后由靠近井口的人倒入井中。

没有口号,没有指挥,甚至没有多少交谈。

雨声中,只有器物与水的碰撞声,以及人们沉稳的呼吸声。

整条纸火巷仿佛瞬间变成了一台老旧却配合默契的精密机器,每一个齿轮都清楚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在无声的协作中,安然渡过这场突如其来的小汛。

雨势渐歇后,一个年轻人擦着脸上的雨水,好奇地问沈星河:“星河哥,刚才那么急,为什么不用抽水泵?那玩意儿快多了。”

沈星河将簸箕靠在墙边,拍了拍手上的泥水,淡淡地回答:“水不大,人手也够用,何必去惊动电呢?能用人解决的,就别给巷子添麻烦。”

那一夜,雨彻底停了。

月光洗过湿漉漉的青石板路,映出清冷的光泽。

深夜,林夏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红枣粥,敲开了沈星河的房门。

他正坐在灯下,专注地修补着一本封面已经破损的《本草拾遗》。

书页泛黄发脆,他用特制的薄纸和浆糊,一点点粘合着裂开的书口。

书页之间,还夹着一枚用纸压平、已经完全干透的荠菜标本,正是清晨孩子们见到的那种。

“你还留着这个?”林夏将粥碗放在桌上,轻声问。

他抬起头,眼里映着灯火,温和地点了点头:“嗯,巷口赵师傅的女儿,最近想学做药膳,我把书里相关的部分抄录下来给她。这个做个标本,让她认得清楚些。”

林夏凑过去,看到他正在抄录的书页边缘,有一行用极细的笔迹写下的批注,字迹清隽,显然是他的手笔:“真正的知识不在纸上,而在人尝第一口野菜时,那皱眉又展颜的瞬间。”

这句话,像一道微光,瞬间照亮了林夏心中所有的疑惑。

她明白了那张旧账单,明白了屋顶的身影,也明白了雨夜里那把不合时宜的簸箕。

她伸手,轻轻合上了那本厚重的古书,仿佛怕惊扰了沉睡在其中的岁月。

“星河,”她抬眼看着他,目光清亮,“明天清明,我想带巷子里的孩子们去挖荠菜。”

沈星河的脸上露出一抹发自内心的微笑,那笑容如窗外被雨水洗过的月光,干净而透彻:“好啊。记得提醒他们走慢些,挖的时候留点心,让根尽量留在土里。”

他顿了顿,目光越过窗棂,望向沉睡在夜色中的古巷深处,声音变得有些悠远:“根还在,明年才能长得更好。”

夜,终于彻底静了下来。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泥土和草木混合的芬芳。

沈星河吹熄了灯,躺在床上,能清晰地听到巷子里传来的各种细微声响——邻家屋檐滴落的残雨,夜猫跳上墙头的轻响,还有风吹过老槐树叶的沙沙声。

他在这片熟悉的声音交响曲中,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知道,再过几个小时,天蒙蒙亮时,打破这份宁静的第一个声音,不会是鸟鸣,而是巷口豆腐摊那台老旧石磨机发出的、低沉而富有节奏的嗡嗡声。

那个声音,对纸火巷来说,就和日出一样准时,一样令人心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