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454集:“伦理规则”的“小修订”

第454集:“伦理规则”的“小修订”(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林砚的指尖在平板电脑屏幕上停顿了三秒,最终还是点下了“确认上传”的按钮。文档进度条缓慢爬升的间隙,她抬头望向实验室的落地窗——凌晨三点的滨海市还浸在墨色里,只有远处自动驾驶测试场的指示灯像孤星般闪烁,那是“远航-III”正在进行第172次极端场景模拟。

“又熬通宵?”玻璃门被轻轻推开,陈则手里的热咖啡冒着白雾,杯壁上印着的“国家智能交通伦理委员会”logo在冷光下格外清晰。他将咖啡放在林砚手边,目光扫过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注释,“决策模块V3.8版本,这次能过伦理审查?”

林砚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指尖划过屏幕上红色的警告框——那是上周模拟测试中,“远航-III”在突发事故里的犹豫记录。当时测试场模拟了暴雨天气下的交叉路口:左侧车道有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右侧是正常行驶的校车,正前方突然窜出一只流浪狗。自动驾驶系统在0.3秒内陷入了决策停滞,最终虽以紧急制动避免碰撞,却触发了后排假人的冲击预警。

“问题还是在‘优先级权重’,”林砚端起咖啡抿了一口,苦涩的液体让她精神稍振,“按照现行的《自动驾驶伦理框架(试行版)》,保护人类生命是最高准则,但系统无法判断电动自行车和校车乘客的‘潜在风险值’——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未佩戴头盔,校车虽载有12名儿童,但车身有防撞加固。”

陈则在她身边的椅子上坐下,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份标着“机密”的文档。屏幕上跳出的表格里,记录着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17起自动驾驶事故的伦理决策分析,其中6起都与“多目标风险判定”有关。他指着2023年慕尼黑的一起事故记录:一辆自动驾驶轿车在避让突然横穿马路的老人时,转向撞上了路边的自行车,最终导致自行车骑手重伤。

“当时德国联邦交通局的结论是,系统过度优先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却忽略了骑手的‘可规避性’,”陈则的指尖在屏幕上圈出关键句,“这也是我们这次要解决的核心——伦理决策不能只看‘身份标签’,还要计算‘避险可行性’。”

林砚点点头,打开了模拟测试的后台数据。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清晰还原了上周的测试场景:暴雨中,电动自行车以35公里/小时的速度闯红灯,校车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正常行驶,流浪狗距离车头仅8米。“远航-III”的决策树在此时出现了分支:若向左避让,碰撞电动自行车的概率为72%,预估伤亡风险值8.3;若向右避让,碰撞校车的概率为31%,但因校车防护能力强,伤亡风险值4.1;若直接制动,撞上流浪狗的概率99%,人类伤亡风险值0.2。

“系统当时卡在了‘是否可以牺牲动物’的伦理困境里,”林砚调出代码日志,红色的光标停在一段注释上,“根据V3.7版本的算法,动物生命虽不优先于人类,但系统被要求‘尽可能减少所有生命损失’,这导致它在制动和避让之间犹豫了0.12秒,错过了最佳避险时机。”

陈则沉默了片刻,打开了一份新的文档——那是伦理委员会昨天刚发来的《自动驾驶伦理决策补充指南(草案)》。其中明确指出:在人类生命安全不受威胁的前提下,系统应优先选择“最小生命损失”方案;但当人类生命面临多重威胁时,需以“伤亡风险值总和最低”为标准,且“非人类生命损失”不得作为决策的核心依据。

“也就是说,在那次测试里,系统应该直接制动,”林砚快速浏览着指南,突然停在一条备注上,“但指南里提到‘特殊场景下的人工干预授权’——如果乘客主动接管车辆,系统该如何配合?”

这个问题让陈则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想起上个月参加的伦理研讨会,有位来自高校的伦理学家提出的案例:若自动驾驶汽车在山区公路上遇到落石,前方有两名徒步旅行者,后方有一辆货车,此时乘客要求系统向左冲下悬崖(仅牺牲乘客自己),系统是否应该执行?

“当时研讨会的结论是,系统不得执行‘主动伤害乘客’的指令,”陈则打开研讨会纪要,“但如果乘客自己接管方向盘,系统应在确保不伤害第三方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操作辅助——这就要求我们在决策模块里加入‘人工干预的伦理边界检测’。”

林砚立刻开始修改代码。她在决策树的末端添加了一个新的分支:当乘客触发接管请求时,系统需在0.05秒内评估接管操作可能造成的第三方风险。若风险值超过阈值,系统将发出警告并限制操作权限;若风险值在安全范围内,则逐步移交控制权,并实时提供路况预警。

“我们需要做一次真人模拟测试,”林砚保存好代码,抬头看向陈则,“找伦理委员会申请测试名额吧,这次要包含不同年龄、职业的乘客,还要模拟各种极端场景下的人工干预。”

陈则点点头,拿起手机拨通了伦理委员会的电话。窗外的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测试场的指示灯熄灭,第一辆“远航-III”缓缓驶入车库。林砚望着那辆银灰色的汽车,突然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见到自动驾驶原型车时的情景——那时的系统还只能在封闭路段行驶,而现在,它们已经开始面对复杂的伦理抉择。

三天后的模拟测试场,阳光正好。林砚和陈则坐在监控室里,注视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第一位测试者是位58岁的教师,她坐在“远航-III”的主驾驶位上,副驾驶位是伦理委员会的观察员。当模拟场景中出现“前方有行人闯红灯,后方有救护车”的情况时,系统立即发出预警:“检测到紧急情况,建议制动,是否需要接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