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未来我必将站在世界之巅 > 第669章 新求助

第669章 新求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姐弟俩立刻行动起来,关掉模拟仓的暴雨和泥沙装置,小心翼翼地把秸秆小段铺在幼苗周围的土壤上,摆成一个个小小的方格,再用小石子把秸秆的四角压住,防止被雨水冲跑。萧汀还特意在梯田的边缘铺了一圈较粗的秸秆,形成一道简易的“拦沙坝”。

“还要调整植物的种植方式!”叶澜突然说,“紫穗槐的分蘖能力强,我们可以把它种得密一些,让根系交织在一起,形成‘根系网’;沙棘的根系深,可以种在梯田的下坡位置,挡住往下流的泥沙。”

萧汀点点头,立刻按照叶澜的提议,重新调整了幼苗的种植密度和位置:下坡处密植沙棘,中坡和上坡种紫穗槐,狼牙刺则种在梯田的边缘,形成防护带。调整完成后,他们再次启动模拟程序,暴雨和泥沙喷射装置重新运转起来。

这次的效果明显好了很多。秸秆网格牢牢拦住了大部分泥沙,泥水不再像之前那样肆意流淌,而是顺着秸秆之间的缝隙慢慢渗透到土壤里。紫穗槐的幼苗虽然还有轻微摇晃,但根系被秸秆和周围的植株固定住,没有倾倒;沙棘的深根发挥了作用,牢牢扎在土壤里,下坡处的沙棘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拦住了往下滑动的泥土;狼牙刺虽然还是有几棵倾斜,但比第一次测试时好了太多,没有出现根系暴露的情况。

6小时的暴雨模拟结束后,萧汀和叶澜迫不及待地关掉装置,擦干模拟仓玻璃上的水雾。只见里面的梯田虽然还有少量泥土流失,但整体结构完好,没有出现垮塌的情况,三种植物都顽强地挺立着,叶片上挂着水珠,看起来生机勃勃。

“有效果!但还能更好!”萧汀蹲在模拟仓前,仔细观察着土壤的状态,“秸秆网格虽然拦住了泥沙,但有些地方的土壤还是被冲成了小坑,我们可以在秸秆

叶澜立刻翻出之前的土壤配比记录:“妈妈说黄土的黏结度低,加入10%的黏土和5%的腐殖质,就能提高土壤的稳定性,还不会影响植物生长。”

姐弟俩说干就干,再次清理模拟仓,重新调配土壤。萧汀负责混合黏土和腐殖质,叶澜则小心翼翼地把混合好的土壤铺在梯田底部,再铺上一层秸秆网格,最后按照之前的密度和位置种下三种植物。为了测试方案的持久性,他们还把暴雨模拟时间延长到了12小时,相当于黄土高原一次强降雨过程的总时长。

这次测试的过程中,姐弟俩轮流守在模拟仓前,每小时记录一次植物的状态和土壤流失情况。萧凡和叶之澜没有过多干预,只是在旁边默默看着,偶尔在他们遇到难题时提点一二。

“姐姐你看,黏土和腐殖质真的有用!土壤没有像之前那样一泡就软。”萧汀指着模拟仓里的土壤,兴奋地说。

叶澜点点头,在实验记录本上用拼音写道:“添加10%黏土+5%腐殖质,土壤黏结度提升,泥沙流失量减少60%”,旁边还画了一个土壤结构的简笔画,用不同颜色标注出黄土、黏土和腐殖质的分层。

12小时后,暴雨模拟结束。萧汀和叶澜一起打开模拟仓的顶盖,一股湿润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里面的梯田完好无损,秸秆网格依然整齐,三种植物都长得好好的,紫穗槐的枝条已经开始微微舒展,沙棘的叶片翠绿鲜亮,狼牙刺也稳稳地扎根在土壤里,没有一棵倾倒或死亡。

“成功啦!”萧汀和叶澜击了个响亮的掌,脸上满是成就感。

萧凡走过来,仔细检查了模拟仓里的情况,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太棒了!不仅选对了植物,还发明了‘黏土腐殖质改良土壤+秸秆网格覆盖+合理密植’的组合方案,这个方案在真实的黄土高原上肯定管用!”

叶之澜补充道:“而且你们选的三种植物都是黄土高原的本土物种,适应能力强,容易存活,还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沙棘和紫穗槐的果实还能给当地村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一举两得。”

接下来,姐弟俩开始整理给小宇的回复。萧汀负责画示意图,他在卡通信纸上画了模拟仓里的梯田模型,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沙棘、紫穗槐和狼牙刺的种植位置,还画了秸秆网格的样子,旁边用拼音写着“秸秆剪小段,摆成小方格,压上小石子”。

叶澜则负责撰写文字内容,用拼音+汉字的混合形式写道:“小宇哥哥,我们用模拟仓还原了黄土高原的暴雨和土壤,测试了好多植物,终于找到固土的好方法啦!1.用黄土+10%黏土+5%腐殖质混合改良土壤;2.梯田下坡种沙棘、中上坡种紫穗槐、边缘种狼牙刺,密植形成根系网;3.地表铺秸秆网格,边缘加秸秆拦沙坝。我们测试了12小时暴雨,梯田和树苗都好好的,肯定管用!”

萧汀还在信纸后面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旁边画了三个茁壮成长的小树苗,代表沙棘、紫穗槐和狼牙刺。萧凡则联系了黄土高原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帮忙准备了三种植物的种子、足量的黏土和腐殖质样本,还有制作秸秆网格的工具,一起打包寄给了小宇。

寄完快递的第二天,萧汀和叶澜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小宇哥哥那里的梯田坡度不一样,我们的方案是不是要根据坡度调整?”叶澜指着图鉴上的梯田照片说。

萧汀立刻跑到模拟仓前:“我们可以测试不同坡度的效果!比如3°、5°、8°,看看哪种坡度下方案最有效,然后告诉小宇哥哥怎么调整。”

姐弟俩立刻启动了新的实验,萧凡帮他们调整模拟仓的底板坡度,叶之澜则负责记录不同坡度下的土壤流失数据。经过两天的测试,他们发现坡度在3°-5°时,方案的固土效果最好;坡度超过8°时,需要增加秸秆网格的密度,并且在梯田边缘加筑更高的秸秆拦沙坝。

他们把这个发现补充到给小宇的后续留言里,还画了不同坡度的调整示意图,详细标注了秸秆网格的密度和拦沙坝的高度。

十天后,小宇的回信终于到了。信封是用粗糙的牛皮纸做的,上面贴着几片干枯的沙棘叶,信纸是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字迹工整有力:“萧汀、叶澜弟弟妹妹,谢谢你们的方案!我和爷爷按照你们说的方法改良了土壤,铺了秸秆网格,种上了沙棘、紫穗槐和狼牙刺。昨天我们这里下了一场中雨,梯田没有垮塌,泥沙也没有流失,树苗都活得好好的!”

信里夹着一张照片,照片里的梯田焕然一新,整齐的秸秆网格覆盖在土壤表面,三种植株长得郁郁葱葱,小宇和爷爷站在梯田边,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照片的背面,小宇用铅笔写着:“爷爷说,等这些植物长大,我们的梯田就再也不怕暴雨了!谢谢你们的模拟仓实验,太神奇了!”

萧汀和叶澜把照片贴在“成果展示墙”上,和阿泽、阿依古丽的照片排在一起,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墙的上方,贴着一张大大的“跨域小联盟”旗帜,是萧汀和叶澜一起画的,蓝色的背景上,画着模拟仓、各种植物和来自不同地域的小朋友的笑脸。

“我们还要帮助更多小朋友!”萧汀看着展示墙,眼睛亮晶晶的,“下次我们可以模拟沙尘暴,看看沙漠里的植物怎么存活!”

叶澜点点头,手里拿着《小研究员生态手册》,正在补充黄土高原的专属方案:“我们还要把不同地域的方案整理成目录,让小朋友们能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萧凡和叶之澜看着姐弟俩忙碌的身影,相视一笑。叶之澜轻声说:“孩子们越来越棒了,这个跨域小联盟,真的帮到了很多人。”

萧凡笑着回应:“我们可以给模拟仓再升级一下,增加沙尘暴、冰雹的模拟功能,让他们能应对更多复杂的生态难题。”

萧汀和叶澜听到爸爸妈妈的话,立刻围了过来。“爸爸,我们要模拟沙尘暴!”“还要测试沙漠里的植物,比如梭梭树、沙柳!”

夕阳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照在透明的模拟仓上,里面的三种植株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翠绿。跨域小联盟的征程还在继续,这对智商超群的龙凤胎,正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借助神奇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