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乡戏节盛?情更浓(1 / 1)
乡戏节开幕的热闹劲儿还没散,日头刚爬到老槐树树梢,戏楼前的人就比辰时还多——县城来的客人举着刚买的芦苇杆风车,比孩子还兴奋;周边村镇的乡亲们围着小吃摊,手里攥着刚烙的葱花饼,比赶年集还满足;连邻县的戏班都闻风赶来,扛着自家的道具,比参赛还积极。今天是乡戏节的第二天,比开幕当天还热闹,比秋收庆宴还让人上心。
“快尝尝这个!孙家庄的银杏饼,比城里的桂花糕还甜!”王村的大婶往县城客人手里塞饼,比走亲戚还热情;旁边卖豆腐脑的老汉推着摊子挤过来,吆喝声比昨天还响:“热乎的豆腐脑!比昨天的还香,比城里的早餐摊实在,配葱花饼正好!”张大爷穿着戏服,刚卸了妆就帮着维持秩序,比昨天还忙:“都别挤,小吃摊还多着呢,比抢种子还急啥?戏还得演半天呢!”
我刚把各村送来的新道具摆上台——李家庄编的棕榈叶鱼篓、王村缝的蒲草布偶、赵集扎的麻线灯笼,比昨天的还丰富。机械义肢的绿痕刚碰到台边的金箔飘带,共生草的藤蔓突然“嗖”地钻出来,把道具摆成了个“心”形,比道具组的人还巧:“这藤比昨天还机灵,比摆花还好看,省得你们费脑子设计,比喊破嗓子管用!”彩绒兽蹲在“心”形道具旁,四季兽和雪绒兽帮着递彩纸,小爪子抓着彩纸往藤蔓上贴,比小丫鬟还勤快;水纹兽则在道具周围喷水,织出层淡蓝光晕,比皮影戏的效果还梦幻。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突然滚了滚,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飘着些用彩绳编的新玩意儿:彩绳手链、小中国结、平安锁,比金箔装饰还小巧。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编手链,比村里的巧妇还麻利,阳光一照,彩绳闪着光,比灵晶砂还好看。“准是给乡戏节的小礼物!”我刚说完,灵晶寿桃壳就“啪”地亮了,比戏台的灯笼还暖,把周围照得亮堂堂的。
“哗啦——”光柱里掉下来个布包,里面装满了彩绳饰品,摸起来软乎乎的,比棉线还舒服。侍从的声音跟着飘过来,带着点欢喜:“本源之兽说乡戏节得有小礼物,这些彩绳饰品比金箔还讨喜,比司徒雪的琴声还贴心,给孩子们戴正好,也让客人带点念想回去!”小柱子跑过来,拿起个平安锁戴在脖子上,笑得合不拢嘴:“比我娘给我编的还好看,比城里的银锁还稀罕,我要天天戴着!”
上午的演出从邻县戏班的《采茶乐》开始——演员们穿着青布戏服,举着竹编的茶篮,比真的采茶女还像;唱的调子比山歌还顺,比司徒雪的琴声还轻快,引得台下观众都跟着晃身子:“比城里的戏班演得还地道!比看《农耕乐》还新鲜,比送年货还让人开心!”邻县戏班的班主下台后,赶紧过来请教:“你们的乡戏咋这么接地气?比我们排的《才子佳人》还受欢迎,比请师傅教还管用,能不能教教我们编道具?”李婆婆笑着点头:“没问题!比教编棕榈叶还简单,比送银子还实在,下午就教你!”
中午吃饭时,各村的乡亲们和客人围在一起,比一家人还亲切。县城来的商人举着酒杯说:“这乡戏节比城里的文化节还热闹!比看名角儿的戏还值,我明年还要来,比走亲戚还勤!”孙家庄的老奶奶给客人夹了块银杏饼:“多吃点,比城里的糕点实在,比送银子还真心,吃饱了下午接着看戏!”
下午排演《乡戏情》新编片段时,出了个暖心的小插曲——孙家庄的小丫头忘词了,站在台上急得快哭了。台下的观众不但没起哄,还跟着一起唱:“巡教到孙庄,丫头热心肠……比提词板还管用,比鼓励的话还暖心!”小丫头慢慢找回调子,比之前演得还投入,下台后抱着奶奶直哭:“大家真好,比我娘还温柔,比在村里演还开心!”
司徒雪抱着水晶琴,趁间隙教孩子们唱《彩绳谣》——调子比《开幕谣》还简单,比《农耕谣》还顺口,孩子们学得快,比背书还积极:“彩绳编呀编,编个平安锁,乡戏节呀真热闹,比过年还快活……”比教大人还轻松,比排戏还让人开心,连县城来的客人都跟着学,比唱流行曲子还投入。
傍晚的压轴演出是各村戏班联合演的《乡戏大团圆》——从《农耕乐》的播种,到《渔村乐》的捕鱼,再到《集市乐》的热闹,最后所有人都上台,举着各自的道具唱《团圆谣》,比单独演任何一段都热闹;共生草的藤蔓织出个大大的“团圆”字样,彩绳饰品和金箔飘带在空中飞舞,比皇宫的压轴戏还动人。
“太精彩了!”台下的观众站起来鼓掌,掌声比打雷还响,比昨天的还热烈。县城戏楼的老板激动地说:“我要把乡戏引进县城!比名角儿的戏还火,比赚银子还开心,让更多人看咱们的乡戏!”
天黑后,戏楼前还围着不少人,有的在学编彩绳,有的在唱《彩绳谣》,比白天还热闹。各村的戏班互相道别,约定明年再聚:“比走亲戚还亲,比送银子还实在,明年咱们排个《万村乐》,比今年的还热闹!”
金色的珠子在石桌上转了圈,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本源之兽,正用彩绳编“明年见”三个字,比任何时候都温馨;侍从们举着彩绳饰品,跟着《团圆谣》的调子晃,比观众还期待。“今天太圆满了,”我轻轻说,“比开幕当天还热闹,比巡教时还让人满足,乡戏真的传远了。”
夜风吹过老槐树,带着彩绳的清香和糕点的甜味,四季兽的呼噜声、水纹兽的“吱吱”声,还有远处传来的歌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充满温情的团圆歌谣。戏楼的灯笼明明灭灭,为乡戏节的热闹,添上了最温暖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