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灵途守护者 > 第421章 赴村教晒?粮香漫

第421章 赴村教晒?粮香漫(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老槐树的晨露尚未干透,两辆张贴着“教戏”红标的马车,便缓缓驶离了村口。车厢内,满满当当装载着教授《晒粮乐》所需的一应“家当”:用麦秆精心编织的小巧粮囤,边缘还带着麦秆特有的清香;晒粮耙虽质朴无华,却透着庄稼人的踏实;本源之兽馈赠的谷穗串,每一粒谷穗都饱满得仿佛要溢出丰收的喜悦;还有王婶凌晨便起身烙制的葱花饼,被粗布层层包裹,足足包了三层,就怕这一路颠簸,让饼凉了,这般细心,可比当初前往李家庄时准备的行李还要周到几分。今日前往王村教授排练《晒粮乐》,众人心中满是期待,那股子热忱,甚至盖过了教授采茶戏之时,也比秋收时节帮乡亲们晒粮时,更多了几分用心。

“驾!再快些,王村的乡亲们肯定早就等在村口啦!”张大爷手中的马鞭轻轻一甩,那马儿仿佛通了人性,跑得比脱缰的兔子还要欢快。车轮碾过田埂,发出“咯噔咯噔”有节奏的声响,这声音听在众人耳中,竟比行驶在县城那平坦的青石板路上,还要让人觉得踏实。我轻轻掀开窗帘一角,映入眼帘的是路边那片金黄的麦田,微风拂过,麦浪沙沙作响,这声音,宛如天籁,比司徒雪指尖流淌出的琴声,还要悦耳动听几分:“瞧这麦子,颗颗饱满,比去年的收成还要喜人,这香气,可比城里粮店的麦子浓郁多了。想来王村的晒粮场,定是热闹非凡,那场景,可比演戏还要来得真实!”

彩绒兽乖巧地蜷缩在我的身旁,四季兽和雪绒兽紧紧挤在它温暖的怀里,小爪子扒拉着车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麦田里偶尔飞起的麻雀,时不时兴奋地叫上两声,瞧这模样,可比第一次去巡教时还要激动几分。水纹兽也不甘示弱,轻轻喷出些许水雾,在车窗上巧妙地织就出一层淡金色的光晕,这光晕柔和地洒在车厢里的麦秆道具上,让这些道具瞬间亮堂起来,那光芒,比灯笼散发的光亮还要温暖,也比单纯的装饰,更多了几分灵动的美感。山精首领身着一身迷你版的晒粮娃戏服,模样煞是可爱,它的小爪子里紧紧攥着一个麦秆编成的小粮囤,在车厢里来回踱步,那紧张兮兮的模样,活脱脱就像一位即将登台授课,却又生怕讲不好的教书先生:“等会儿教他们编粮囤,可得拿出十二分的耐心,比在村里教编采茶篮时,还要更仔细些,这事儿,可比演皇宫大戏还要重要呢!”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像是感知到了大家的期待,突然轻轻滚动起来。珠面之上,清晰地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之中,飘着一些崭新的道具,皆是用玉米皮精心编制而成:有造型别致的玉米皮草帽,帽檐微微卷起,仿佛带着田间的微风;小巧玲珑的小粮袋,每一针每一线都缝得极为紧实;还有平整的晒粮席,纹理清晰,一看便知花费了不少心思。这些玉米皮道具,比麦秆制成的道具,更多了几分厚实之感。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此刻正忙碌着,用尾巴尖娴熟地编织着草帽,那手法之熟练,比村里经验丰富的老篾匠,还要利落几分。阳光洒下,玉米皮闪烁着独特的光泽,那光芒,比珍贵的灵晶砂还要耀眼夺目。“准是为本源之兽为《晒粮乐》特意准备的辅助道具!”我话音刚落,灵晶寿桃壳“啪”的一声亮了起来,那暖烘烘的光亮,瞬间照亮了车厢里每一个人的笑脸,比车厢里的油灯散发的光亮,还要温暖人心。

“哗啦——”随着一声清脆的声响,光柱中掉落下来一个竹筐,筐里满满当当,全是玉米皮制成的道具。我伸手摸了摸,这些道具质地软乎乎的,却又十分结实,比稻草还要耐用几分。侍从的声音,仿佛带着欢快的音符,从光柱中悠悠飘来:“本源之兽说,教晒粮戏,得增添些田间的元素。这些玉米皮草帽,可实用啦,比麦秆粮囤还接地气,王村的乡亲们在晒粮的时候能戴,演戏的时候也能派上用场,一举两得呢!”张大爷听到这话,从车窗外探进头来,拿起一顶草帽,轻轻戴在头上,笑着说道:“这草帽戴着可真凉快,比我家那顶旧草帽强多了,也比城里卖的遮阳帽结实,我戴着它去教戏,再合适不过,可省得我被太阳晒黑咯!”

马车刚驶入王村,便被热情的乡亲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水泄不通。村长手中高高举着刚晒好的新麦,那麦粒颗颗饱满,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大婶们手提装满野果的竹篮,野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小孩子们则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麦秆玩具,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这热烈的场面,比乡戏节时还要热闹几分。“可把你们盼来啦!晒粮场早就收拾得妥妥当当,比搭戏台还要平整,我们准备这事儿,可比准备秋收还要用心呢!”村长大笑着,将手中的新麦往马车上塞,热情地说道:“这新麦,磨出的面粉可比城里的香多了,送银子都比不上这实在。你们教戏累了,就用这麦子煮麦粥喝,可比喝茶还解乏呢!”

上午,我们在王村宽敞的晒粮场搭建起教戏场地。晒粮场的正中间,平整地铺着新晒的麦子,金黄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块巨大的金色地毯,美丽极了。周围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道具,玉米皮草帽错落有致地挂在一旁,麦秆晒粮耙整齐地靠在墙边,这场景,比集市上摆满货物的货摊,还要热闹几分。李婆婆手持一根麦秆,耐心地给大家示范如何编织小粮囤:“先把麦秆泡软,这可得讲究着点儿,比泡粉条还得细心。泡好后,再交叉着编织,其实这比编竹篮可简单多了。瞧,像这样,一个小巧的粮囤底部就编好啦,可比画图纸来得直观多咯!”乡亲们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圈,或坐或蹲,其中有经验丰富的晒粮老农,他们眼神专注,手中的动作却略显生疏;有平日里忙着做饭的大婶,此刻也学得有模有样;还有刚放学的孩子们,他们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好奇与期待。众人学习的认真劲儿,比当初学编采茶篮时,还要更胜一筹。

一位老农专心致志地编了好半天,可手中的粮囤却总是歪歪扭扭,怎么都编不好,急得他不停地挠头,脸上满是无奈:“这可比编竹筐难多了,比晒粮还费神呢。您能不能再教教我,再示范一遍呀?”山精首领见状,赶忙迈着小短腿跑过去,用它的小爪子比划着,耐心地指导起来,那认真的模样,比李婆婆还要细致几分:“这里得拉紧点儿,比捆麦垛时用的力气还得大些;这里呢,要松点儿,就跟铺晒粮席时一样,轻轻的就行。对啦,就是这样,您再试试!”它的一番指导,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这笑声里,满是温暖与欢乐,比看杂耍表演时的笑声,还要让人觉得暖心。小孩子们则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围着玉米皮草帽转来转去,那争抢的模样,比抢糖果时还要积极:“我要这个!这草帽比我的布帽子好看多啦,也比城里卖的那些玩具新奇有趣!”

司徒雪怀抱水晶琴,静静地坐在晒粮场边的树荫下。她的指尖轻轻拨动琴弦,那轻柔的动作,仿佛带着魔力。瞬间,刚编好的麦秆粮囤像是被赋予了生命,跟着琴声轻轻晃动起来,里面填充的“麦粒”(灵晶砂)也发出“沙沙”的声响,那场景,比真实的晒粮还要逼真几分。水纹兽配合默契,喷出一片细密的水雾,在粮囤周围巧妙地织就出一层淡金色的光晕,这光晕如梦如幻,比皮影戏的背景还要美轮美奂。乡亲们被这奇妙的景象吸引,纷纷围拢过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看,那专注的神情,比看名角儿唱戏时还要投入:“《晒粮谣》配上这场景,简直绝了!”司徒雪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这可比《采茶谣》热闹多了,也比《农耕谣》更贴近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和王村这晒粮场,简直是绝配,教起这个调子来,可比之前几个都要顺畅呢!”

中午时分,乡亲们在晒粮场摆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麦香宴”。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有热气腾腾的煮麦粥,粥香四溢,让人闻之欲醉;有香气扑鼻的炒麦粒,每一粒都被炒得金黄酥脆;还有麦秆饼,那独特的香味,混合着麦子的清香与烟火的气息;此外,还有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青菜,色泽翠绿,十分诱人。这一桌美食,丰盛程度堪比县城里的大酒楼。村长举起一碗麦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这麦粥,可比小米粥香多了,比城里卖的奶茶还解乏。大家快尝尝!”我接过碗,轻轻喝了一口,温热的麦香瞬间在口中散开,顺着喉咙滑下,那股踏实的感觉,比喝了任何名贵的饮品都要强烈:“这味道,可比皇宫里的御膳还香,比灵晶糖球还让人暖心,实在是太美味了!”

下午排练戏剧时,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扮演晒粮老农的大叔,对表演的真实性有着极高的追求,坚持要用真正的麦子作为道具。他这一撒,晒粮场瞬间变得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散落的麦子,可他却沉浸其中,表演得比真晒粮还要投入:“这样才够真实嘛!用真麦子,可比用灵晶砂像多了,演戏就得这么痛快!”乡亲们看到这一幕,纷纷笑着围过来,有的帮忙捡起散落的麦子,有的热心地帮大叔调整表演动作,大家齐心协力,那场面,比救火时还要齐心。小孩子们扮演晒粮娃,围绕着麦堆欢快地奔跑着,手中紧紧握着玉米皮草帽,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他们玩得比在村里玩耍时还要尽兴,也比之前演采茶戏时,更加开心快乐。

傍晚时分,我们在晒粮场为乡亲们表演了一段《晒粮乐》的精彩片段。演员们头戴玉米皮草帽,手持麦秆晒粮耙,在真实的麦堆上认真地“晒粮”,那逼真的场景,比任何华丽的戏台效果都要来得震撼。台下的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纷纷拍着手,大声喊着“好”,这喝彩声比巡教时的还要响亮,每一声都饱含着真诚与热情。村长激动不已,将一袋新麦用力扔上舞台:“这麦子,你们带回去磨面粉,可比城里的香多了,比送银子实在多了!”

离开王村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可晒粮场的灯笼却依旧亮着,那温暖的光芒,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温馨。乡亲们满怀感激,送了我们许多礼物,有精心编制的玉米皮道具,每一件都饱含着他们的心意;有新晒的麦子,颗颗饱满,承载着丰收的喜悦;还有手工制作的布鞋,针脚细密,穿在脚上,暖在心里。这些礼物,让我们来时轻便的行李变得满满当当,它们的价值,比任何金银财宝都要珍贵。村长紧紧拉着我的手,眼中满是期待:“以后可得常来教我们排新戏啊!你们可比城里请来的戏班强多了,比送银子还实在!”我用力地点点头,毫不犹豫地答应道:“一定来!往后啊,我们来的次数肯定比走亲戚还勤,教大家编道具、排新戏,我们肯定比谁都积极!”

马车缓缓驶离王村,微风轻轻拂过,麦香依旧若有若无地萦绕在空气中,那香气,比远处传来的蛙鸣声还要清晰可闻。彩绒兽蜷缩在我的身边,早已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四季兽、雪绒兽和水纹兽趴在它的背上,小爪子还紧紧攥着乡亲们送的玉米皮草帽,仿佛那是它们最珍贵的宝贝。车厢角落的金色珠子,轻轻亮了一下,珠面上映出万谷之源的本源之兽,它正忙碌地用玉米皮编织着“四季乐”三个字,周围的侍从们举着麦秆道具,跟着《晒粮谣》的调子轻轻晃动,那场景,比任何时候都要热闹欢快。

“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小啊!”我轻声感叹道,“这次教戏,可比教采茶戏时还要踏实,心里的满足感,比赚了大钱还要强烈。这下好了,《四季乐》的晒粮片段素材,总算是齐了!”张大爷挥动着马鞭,脸上洋溢着笑容,充满期待地说:“下次去赵集教排《集市乐》的新编段,肯定比今天还要热闹,大家肯定比教晒粮戏时还要开心!”夜风吹过马车,带来麦香与葱花饼的甜味,四季兽的呼噜声、水纹兽的“吱吱”声,还有远处传来的狗吠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首美妙的粮香歌谣,这歌谣,越传越远,为我们新戏的筹备,也为下一次的教戏之旅,增添了一抹最温暖的光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