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灵途守护者 > 第444章 孙庄寻姓?故事藏

第444章 孙庄寻姓?故事藏(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天还未破晓,老槐树的枝桠凝着剔透晨露,两辆贴着姓氏采集红标的马车已悄然驶出村口。车厢内,竹制姓氏牌如列队的士兵般整齐码放,烫金故事记录本裹着靛蓝布套,司徒雪的水晶琴卧在软绒布垫上,最令人心暖的是王婶精心准备的红糖发糕——三层棉絮层层包裹,掀开时热气蒸腾,甜蜜香气瞬间漫溢车厢,这份细致周全里,藏着对姓氏故事采集满满的期待。此番前往孙家庄,这可是为《百家乐》夯实根基的重要行程,众人的心绪,比编排《冬藏乐》时更专注,比新粮入仓的时节更雀跃。

驾!再快些,孙家庄的老人们想必早就在祠堂候着了!张大爷挥起马鞭,马匹步伐稳健有力,车轮碾过湿润的路面,声响清脆悦耳,竟比集市货郎的拨浪鼓更动听。我掀开窗帘,远处孙家庄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祠堂飞檐如墨色笔触刺破薄雾,庄重肃穆,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这村子比上次教戏时更显静谧,这般安宁祥和,倒让人心里格外踏实,想来今日的故事采集定会顺遂。

彩绒兽蜷缩在我身侧,被车外寒气侵扰,不住往我怀中钻;四季兽与雪绒兽紧紧依偎,小爪子互相揣着取暖;唯有水纹兽不惧寒意,趴在车窗边,对着晨雾欢叫,眼中满是新奇,仿佛发现了世间最珍贵的灵晶砂。山精首领身着迷你版姓氏采集戏服,内里还套着小棉絮,手中紧攥竹片姓氏牌,在车厢里来回踱步,神情比采风先生还要紧张:等会儿翻阅族谱可得仔细些,这可比看圣旨还要慎重,毕竟关乎大戏编排,容不得半点疏忽!

石桌上的金色珠子突然滚动起来,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中,漂浮着崭新的木片道具——木片族谱纹理清晰,姓氏图腾栩栩如生,家族树模型精巧别致,每一处细节都比竹片道具更显精致。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将木片族谱排列整齐,其规整程度,竟比真实族谱还要严谨,比灵算册投影更加生动鲜活。定是为这次采集准备的辅助道具!话音未落,灵晶寿桃壳地亮起,柔和的光芒比车厢内的油灯更温暖,照亮了众人惊喜的面庞。

哗啦——光柱中坠落一个布包,里面盛满木片道具。指尖轻抚,粗糙质感传递出自然气息,质地却比树枝更加坚韧。侍从的声音裹挟着欣喜传来:本源之兽说木片道具更贴合姓氏采集,比竹片姓氏牌更应景,比司徒雪的琴声更接地气,既能对照族谱,又能为《百家乐》的姓氏篇章积累素材!张大爷从车窗外探进头,拿起家族树模型端详:这物件将姓氏脉络展现得一清二楚,比绘画生动,比泥人逼真,用来记录再合适不过,比单纯记笔记强多了!

马车驶入孙家庄,祠堂门前早已站满翘首以盼的老人,他们手中捧着热气腾腾的红枣茶,热情更胜往昔。可算把你们盼来了!我们天不亮就开始收拾祠堂,族谱也都晒过了,保管比自家客厅还敞亮!老村长紧紧握住我的手,眼中满是激动,将一碗红枣茶塞进我手中,尝尝这茶,比城里的更暖心,喝了驱驱寒气!孩子们躲在老人身后,好奇地探出头打量彩绒兽,胆子比上次更大,有的甚至敢伸手轻触雪绒兽的软毛,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上午,祠堂内的采集场地很快布置妥当,木片道具陈列在最显眼处,吸引着众人目光。老村长双手捧着泛黄族谱,小心翼翼地翻开,神情庄重得如同展开圣旨:咱们孙家庄的姓氏渊源,最早能追溯到三百年前,比村里那棵老槐树的年岁还要长!李秀才握着烫金故事记录本,笔尖蘸满墨汁,专注程度不亚于创作《四季谣》:您慢慢讲,每个姓氏故事都别落下,咱们得记仔细了!

一位老爷爷讲述起家族往事,说祖上曾是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饥荒年间更是开仓放粮,救济四方乡亲,行动比官府还要迅速。说到动情处,老人不禁红了眼眶:那时候的粮食,金贵得很,每一粒都甜过蜜糖!山精首领赶忙跑过去,用爪子轻轻比划着安慰:爷爷别难过,您的故事珍贵无比,我们定会编成精彩的戏文,让更多人知晓!这番举动惹得老人们纷纷展露笑颜,祠堂内暖意融融。

司徒雪怀抱水晶琴,静坐在祠堂门口石凳上。指尖轻拨琴弦,奇妙的一幕随之发生——木片姓氏牌随着琴声轻轻摇晃,姓氏图腾仿佛有了生命般缓缓飘动,家族树模型闪烁着柔和光芒,将姓氏脉络展现得淋漓尽致;水纹兽喷出细密水雾,在道具周围编织出淡蓝色光晕,如梦似幻,仿佛一幅鲜活的姓氏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就叫它《姓氏谣》吧。司徒雪眉眼含笑,这曲调比《冬藏谣》更厚重,比《茶语谣》更质朴,与孙家庄的姓氏故事相得益彰,演奏起来格外顺畅!

中午,老人们在祠堂院子里摆开丰盛的姓氏宴,炖排骨香气四溢,炒青菜清爽可口,刚煮的玉米粥浓稠香甜,还有老村长亲手制作的红枣糕,每一道菜肴都饱含着浓浓的情谊,温馨氛围胜过县城的豪华酒楼。众人围坐一堂,边吃边聊,亲密无间,仿若真正的一家人。下午带你们去村里老宅子转转,看看各姓氏的老物件!老村长举起碗,热情相邀,亲眼瞧瞧,可比光听故事、看族谱更过瘾!我笑着点头应允:求之不得,这可比采集冬藏故事更令人期待!

下午,我们跟随老村长探访老宅子。有的宅门前悬挂着古朴的木质姓氏牌匾,气派非凡;有的院子里生长着祖上栽种的古树,枝干粗壮,更胜老槐树。一位老奶奶指着屋内的旧粮囤,语气中满是自豪:当年全靠这个囤子,才救下全村人的性命,结实得很!我伸手抚摸着旧粮囤,神情肃穆,心中满是敬意,这份投入,比演绎冬藏戏时更真切。

暮色渐浓,采集工作圆满结束。我们的麻袋里装满了沉甸甸的故事,每一个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乡亲们纷纷送上礼物——手抄的姓氏片段、自制的木片姓氏牌、手工红枣糕,行李比前往赵集时更加丰厚,每一件都珍贵无比,胜过金银财宝。老村长紧紧拉着我的手,恳切道:往后多来走走,就跟走亲戚似的!我郑重承诺:一定!等《百家乐》排好了,第一个就来给你们演!

马车缓缓驶离孙家庄,夜幕已然降临,祠堂的灯笼次第亮起,温暖的光晕驱散了夜的寒凉。乡亲们又送上麻绳编的道具、香甜的红薯干、厚实的手工棉鞋,满满当当的行李,满载着浓浓的情谊。老村长再三叮嘱:常来!我连连点头:放心,大戏成了,必定第一时间来!

归途上,远处传来老人们悠扬的歌声,清晰地回荡在夜空中。彩绒兽在我身旁安然入睡,四季兽、雪绒兽和水纹兽趴在它背上,小爪子还紧紧攥着乡亲们送的木片姓氏牌。角落里的金色珠子再度亮起,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景象——本源之兽正用木片道具搭建百家戏台,热闹非凡;侍从们手持道具,随着《姓氏谣》的旋律轻轻晃动,眼中满是期待。

今日不虚此行。我轻声感叹,这般充实与满足,胜过任何演出,《百家乐》的根基算是稳稳扎下了!张大爷挥动马鞭,笑容满面:回去就着手整理,保准比编排《四季乐》还要用心,早日让《百家乐》登台亮相!夜风吹过车厢,裹挟着红枣糕的香甜与木片的清香,四季兽的呼噜声、水纹兽的叫声,还有远处传来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温暖动人的姓氏歌谣。马车灯笼的光影明明灭灭,为《百家乐》的筹备之路,也为这段难忘的采集之旅,增添了最温馨的注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