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灵途守护者 > 第472章 小镇巡演?乡土情

第472章 小镇巡演?乡土情(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鸡叫头遍,晨雾还没散透,邻县戏楼前的马车就动了身。张大爷甩着马鞭,两匹骏马喷着白气,蹄子踏在结着薄霜的土路上,“哒哒”声比在邻县石板路沉实多了。车厢里,彩布绣球用红绳串着挂在车梁上,竹篾茶篮垫着新晒的稻草,连司徒雪的水晶琴都裹了层厚棉絮,比去邻县时的行装更实在——毕竟小镇路窄,颠簸起来可比不得县城平整。

“都坐稳咯!过了前面那片洼地,路就好走了!”张大爷的声音裹在雾里传进车厢。我刚把彩绒兽往怀里拢了拢,就见石桌上的金色珠子“咕噜”滚了圈。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编草绳,那些草绳在空中绕成“小镇平安”四个字,比灵算册的投影还带着股乡土气。“这是怕咱颠坏道具呢!”话音刚落,灵晶寿桃壳“啪”地亮了,暖光把车厢照得像炕头似的,比灯笼还热乎。

彩绒兽不再缩成一团,扒着车窗缝往外瞧,看见田埂上的稻草人,还敢“嗷呜”叫两声;四季兽和雪绒兽抱着彩纸花瓣筐,小爪子抓得紧紧的,比戏班最勤快的杂役还利索;水纹兽喷了点水雾,在车窗上织出层淡蓝光晕,把外面的雾景照得像水墨画,比单纯看雾有意思多了。山精首领穿着绣着“小镇”二字的迷你戏服,举着木片做的小镇戏台模型在车厢里踱步:“小镇乡亲最实在,咱演得越接地气,他们越喜欢,比在邻县演还自在!”这话逗得众人都笑了,连马车上的颠簸都不觉得难受了。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雾渐渐散了,前方传来“哗哗”的流水声。一座木桥横在小河上,桥板缝里还夹着去年的稻穗。刚上桥,就见个穿粗布褂子的老汉挑着担子过来,看见马车上的巡演海报,立马停下脚步:“这是去咱小镇演《百家乐》的戏班吧?我儿子在邻县看过,说比赶集还热闹!”张大爷赶紧勒住马:“是啊!大爷您是小镇人?”老汉笑着点头:“我是去邻县卖菜的,正好给你们带路,比你们瞎找强!”有了老汉带路,马车走得更顺了,比自己看路快多了。

刚过木桥,石桌上的金色珠子又滚了滚。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光柱里,飘着些用稻草做的新道具:稻草编的小灯笼、麦穗扎的花束、竹片刻的姓氏牌,比彩布道具更有乡土味。本源之兽的九个脑袋正用尾巴尖把稻草灯笼挂在光柱上,风一吹“哗啦”响,比真的稻草灯笼还灵动,比灵算册的投影还热闹。“准是给小镇演出准备的!”我刚说完,灵晶寿桃壳“啪”地亮了,暖光把车厢照得像丰收时节的谷场,比灯笼还喜庆。

“哗啦——”光柱里掉下来个草筐,里面装满了稻草道具,摸起来糙乎乎的,比棉花还结实。侍从的声音跟着飘过来,满是欢喜:“本源之兽说小镇演出得有乡土味,这些稻草道具比彩布绣球还贴地气,比司徒雪的琴声还能让乡亲们觉得亲切,演出时用正好!”孙家庄的老村长拿起稻草灯笼,笑着说:“这玩意儿比城里的灯笼有意思,挂在戏台上,保准小镇乡亲喜欢,比金箔贴还实在!”

中午时分,马车到了小镇村口。村口的老槐树下,早围了一群人,有抱孩子的妇人,有扛锄头的汉子,还有背着书包的娃娃,看见马车,都涌了过来。“可算来了!”个汉子挤到前面,“我是小镇的保长,戏楼都收拾好了,比咱镇的粮仓还干净!”张大爷跳下车,跟保长握了握手:“劳烦您了!咱这就去卸道具,争取下午就排练!”

小镇的戏楼就在村头,是用旧祠堂改的,屋檐下还挂着去年晒玉米的架子。大伙忙着卸道具时,妇人们端着热茶过来,娃娃们围着彩绒兽看,比赶集时还热闹。司徒雪抱着水晶琴坐在门槛上,指尖轻轻一拨,《巡演谣》的调子就飘了出来,比在邻县弹得更轻快,还加了点小镇的山歌调。汉子们听了,都跟着哼起来,比单纯听琴有意思多了。

下午的排练从“货郎走四方”片段开始。赵集的货郎推着小推车,吆喝着小镇的方言:“糖葫芦,甜又甜,一分钱,买一串!”比在邻县的吆喝更接地气,逗得围观的娃娃们直拍手;孙家庄的老人们扛着麦壳粮囤,走台时还加了个撒稻穗的动作,比之前的表演更有乡土味;李家庄的采茶姑娘们,把稻草花束插在茶篮上,比插彩纸花更显朴实,看着就像刚从茶园回来似的。

排练到一半,保长突然说:“咱小镇有个习俗,演完戏得请演员吃‘百家饭’,比单独请吃饭热闹!”众人都高兴坏了,王婶笑着说:“那可得好好演,别辜负了乡亲们的心意,比吃啥山珍海味都强!”保长接着说:“我已经跟乡亲们说了,明晚演完就开饭,比过年还热闹!”

傍晚,排练结束了,道具也都布置妥当了。稻草灯笼挂在戏楼屋檐下,麦穗花束摆在戏台两侧,竹片姓氏牌贴在台柱上,比在邻县的布置更有乡土味。张大爷检查着道具,满意地说:“这样布置,比城里的戏台还亲切,小镇乡亲指定喜欢!”司徒雪弹起新编的小镇版《团圆谣》,调子比之前的更轻快,还加了点打麦的节奏,众人跟着哼唱,比任何时候都开心。

晚上,保长领着大伙去他家吃饭。桌上摆着炖鸡、炒青菜、贴饼子,还有小镇特有的米酒,比在邻县的庆功宴简单,却更显亲切。保长端着米酒说:“明天的演出,咱小镇人都盼着呢,比盼秋收还着急!”张大爷赶紧举杯:“我们一定好好演,不让乡亲们失望,比在京城演还用心!”饭桌上的气氛比一家人吃饭还热闹,比任何宴席都让人心里暖和。

金色的珠子在石桌上转了圈,珠面映出万谷之源的本源之兽,正用稻草道具搭“小镇戏楼”,比眼前的戏楼还热闹;侍从们举着竹片姓氏牌,跟着《团圆谣》的调子晃,比小镇的观众还期待。“明天的演出,定能让小镇乡亲喜欢!”我轻声说,“这种乡土情,比在京城演出还珍贵,比任何荣耀都金贵!”张大爷喝了口米酒,眼睛里闪着光:“等演完小镇,咱再去下一个地方,让更多乡亲们看到咱的《百家乐》!”

夜风吹过戏楼,带着米酒的香味和稻草的气息,四季兽的呼噜声、水纹兽的“吱吱”声,还有远处传来的《团圆谣》余韵,混在一起织成了一张温暖的网。戏楼的稻草灯笼明明灭灭,照亮了台上的道具,也照亮了在小镇演出的路。那些稻草做的道具,在月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像撒了一地的丰收希望,等着在小镇戏台上绽放最朴实的光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