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海陆空伴行(1 / 2)
这种大货轮的逆水时速还不到20公里,可以说是非常缓慢。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齐霁就醒了,身边全是横七竖八睡着的知青们,和她靠在一起的米小冬也醒了,小喜轻轻嘤嘤两声,齐霁知道这狗子大概已经憋到极限了,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手脚,带着小喜从窄窄的过道挤过去上厕所,米小冬也跟了上去。
来得早,厕所没什么人,齐霁进了厕所,指着坑洞对小喜说,”尿到这里,别尿外面了!”
对于狗子来说,这个难度有点大,齐霁还是得做些收尾清洁工作。
江面上一层薄雾,如烟似纱,两岸树影婆娑,如在仙境,再回头,红日初升,朝霞半天,让人心旷神怡。
因在苏方航道航行,看对岸景色就比较清晰,齐霁甚至看到杳无人烟的岸边,人立着一头巨大黑熊,正冲轮船摆着珍贵的熊爪。
树影间,能分辨出,公路上有七八辆军车,始终保持与轮船同等时速,紧紧跟随。好家伙,这是从半夜跟到天亮啊!
忽然,几艘快艇贴到了货轮右侧船舷,近得齐霁能清晰地看清船上虎视眈眈的苏方军人扣在扳机上的食指,并成功与一个英俊的军官对接了视线,头顶有巨大轰鸣声传来,齐霁抬头,嚯!苏方居然紧张至斯,竟然还派了军用直升飞机!
米小冬觉得新奇,仰头看着飞机,又看看快艇,“哎他们的皮衣服应该挺挡风的吧!”
知青们也都被直升机的引擎声惊醒,大家揉着眼睛,新奇地看着飞机快艇,毫无戒备地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就这样,在苏方海陆空全方位伴行下,货轮像蜗牛一样爬了三天,终于靠岸了。
下了船,齐霁才知道,这里根本不是漠河,而是呼玛县,离漠河还远着呢!
轮船停驻,是要补充给养。
大家被允许下船活动,一时间,沙滩上乌央乌央的全是黄棉袄,齐霁带着小喜也下船了,她有些脚软,走路都觉忽忽悠悠的,倒是小喜,痛痛快快在沙滩上来回跑着,尾巴摇的跟苏方的直升机螺旋桨似的。
呼玛县的居民听说江边来了这么多人,都聚集来了看热闹,有个上海知青居然在人群中看到了自己的同学,两人大叫着拥抱在一起,大声用上海话热烈地交谈。
齐霁问米小冬,“你看到咱们同学了吗?”
“没看着,但是这里肯定有咱们三十三中的,说不定在
是啊,下乡下乡,自然要在乡村里。
齐霁注意到有几个看起来就特别沉重的大木箱子,被抬上了货轮,不像是吃的喝的,倒像是...武器。
哨子响了,各团集合点名。
那个上海知青挥泪告别同学,他是五十五团的,排队挨着,米小冬好奇地问他,“你同学咋没在乡下?”
“他今天刚好上县买东西,听说咱们经过,就想来看看,结果就看到我了!”上海知青眼圈发红,有点伤感地说,“我们就像是蒲公英的种子,被一阵风吹到了祖国各处......能够不期而遇,我真是很幸运的了!”
米小冬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嗯!我们就是蒲公英的种子,来到了祖国边疆,我们就应该在边疆扎根发芽!”
上海知青尴尬地笑笑,“是是,你的觉悟真高,我向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