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481章 “熊猫量子”的怒吼!碾压一切经典算法!

第481章 “熊猫量子”的怒吼!碾压一切经典算法!(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京州市,国家级先进计算科学中心,秦风的专属量子计算实验室内。

距离“熊猫量子霸王机V1.0”部分原理公布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那场由“老旧收音机爆改量子计算机”引发的全球科技界大地震,余波虽仍在,但表面的喧嚣总算暂时平息了一些。各国顶尖实验室的专家们,正抓耳挠腮地试图从秦风公布的那些“似乎懂了但又没完全懂”的原理中,复现哪怕一丝一毫的奇迹。

然而,始作俑者秦风,此刻却悠哉得很。

他正翘着二郎腿,坐在一张看起来和他“熊猫量子霸王机”一样,充斥着“实用主义”与“极简(陋)美学”风格的旧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枸杞红枣茶,时不时还往里面吹两口气。

“我说老板,您老人家这养生劲头,是打算活到亲眼见证‘熊猫系列’统治宇宙计算机领域一百年不动摇吗?”实验室的核心成员,也是秦风带的研究生王浩,一边紧张地盯着控制台上一排排雪花般刷过的数据流,一边忍不住吐槽道。

这台被外界戏称为“薛定谔的收音机”、“潘多拉魔盒”、“赛博妲己”的“熊猫量子霸王机V1.0”,经过秦风这段时间的持续“压榨”和“调教”,其内部潜藏的恐怖算力正被一点点挖掘出来。它不再是那个偶尔会发出“滋啦”电流声,让人怀疑下一秒就要冒烟罢工的“娇小姐”,而是逐渐展现出一头苏醒巨兽的峥嵘。

此刻,这头“巨兽”正对着一个困扰了全球材料学家和量子化学家近十年的“超级老大难”问题——一种包含超过一万个原子的复杂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精确电子结构模拟——发起了冲击。

要知道,这种规模的模拟,如果用目前世界上最顶尖的经典超级计算机集群,例如灯塔国的“顶点”或者“山脊”,乐观估计也得算上个三年五载,耗电量更是能让一个小国家的财政部长当场表演一个“原地劈叉”。

“小王啊,年轻人要心平气和,”秦风呷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你看这数据流,多么美妙,像不像夏夜里流淌的星河?再说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身体,怎么带领你们去星辰大海里捞鱼……哦不,是探索真理。”

王浩嘴角抽了抽,心道老板您这比喻越来越离谱了,还星河,这明明是“经费在燃烧”的瀑布好不好!不过,他也不敢反驳,谁让自家老板是那种动不动就能把科学界捅个窟窿的主儿呢。

旁边另一位核心成员,李雪,一位带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文文静静,但实际上是个暴力代码输出机器的学姐,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察的激动:“老板,‘熊猫’的量子比特纠缠稳定度又提升了0.03个百分点!能量约束算法模块的反馈效率也提高了!您昨天晚上到底又对它做了什么‘惨无人道’的优化?”

秦风神秘一笑:“商业机密,不可说,不可说。只能告诉你们,我给‘熊猫’喂了点‘夜宵’,它好像挺开心的。”

众人:“……”

他们严重怀疑老板口中的“夜宵”,指的是某种匪夷所思的算法逻辑或者物理参数调整。这“熊猫”简直就是老板的亲儿子,不,比亲儿子还亲,毕竟没听说谁家养儿子是靠“喂算法”的。

就在他们插科打诨的这几分钟里,控制台主屏幕上,代表计算进度的条块,以一种令人心惊肉跳的速度,稳定地向前推进着。

“百分之七十了……”王浩的声音有些发颤。

“百分之八十五……”李雪扶了扶快要滑掉的眼镜。

“百分之九十九……”另一位博士生张猛,一个身高一米九的壮汉,此刻紧张得像个等待产房外消息的准爸爸,额头上全是汗。

突然,一阵清脆的“滴”声响起,屏幕上所有的进度条瞬间满格,变成了令人舒心的绿色。

紧接着,一行斗大的黑体字浮现出来:【目标高分子材料“星尘Zeta-9”基态电子云密度分布及全息轨道能级结构模拟完成。总耗时:17分38秒。误差率:低于10?1210^{-12}10?12。】

“成功了!!”王浩第一个跳了起来,差点把面前价值不菲的控制台给掀了。

“十七分三十八秒……我的天!这……这简直就是神迹!”李雪捂着嘴,美眸中异彩连连,看向秦风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崇拜。

张猛则激动地一把抱住旁边一个同样目瞪口呆的师弟,差点把人家勒断气:“我们做到了!我们真的做到了!那些说老板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说‘熊猫’只是个样子货的外国佬,脸都要被打肿了吧!哈哈哈哈!”

要知道,这个“星尘Zeta-9”的模拟数据,之前被誉为量子化学界的“珠穆朗玛峰”,多少英雄好汉折戟沉沙。十七分钟!这已经不是快了,这是直接把珠峰给一巴掌拍平了啊!

秦风放下茶杯,慢悠悠地站起身,走到主屏幕前,仔细审视着那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却又无比和谐精美的电子云密度图。

“嗯,不错,‘熊猫’今天的状态很好,没有贪玩。”他点了点头,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评价自家孩子期末考了个“优良”。

王浩等人闻言,差点集体给他跪下。老板,您管这叫“状态好,没贪玩”?这明明是爆种开无双,一骑当千好不好!

“立刻把数据打包,加密发送给中科院材料所的刘院士,”秦风吩咐道,“他为了这个项目的模拟,头发都快愁白了,也该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了。”

“是!”李雪立刻应道,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开始处理这足以震惊整个材料科学界的数据。

消息很快通过内部专线传到了中科院。

远在千里之外的刘院士,在收到邮件,打开那份凝聚了无数心血,却又在“熊猫”面前不堪一击的难题的完美解答时,这位年过古稀,见惯了大风大浪的老科学家,捏着鼠标的手抖了半天,最后“嗷”的一嗓子,直接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把旁边的保健医生吓得差点当场给他掐人中。

“十七分钟……十七分钟啊!苍天有眼!我华夏材料科学,要起飞了!秦风这小子……不,这小祖宗!简直就是天降麒麟!”刘院士激动得老泪纵横,语无伦次。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华夏乃至全球顶尖的材料科学和量子化学圈子里小范围传播开来。凡是知道“星尘Zeta-9”模拟难度的人,无不瞠目结舌,继而陷入深深的震撼。

经典算法?在“熊猫量子”那简单粗暴、不讲道理的碾压性算力面前,所谓的天堑,不过是个稍微大一点的土包而已!

碾压完了量子化学,秦风意犹未尽。他摸了摸下巴,目光转向了另一个老大难领域——高维最优化问题。

这类问题,小到快递小哥的最优路径规划,大到国家电网的调度、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新药研发的分子对接筛选,无处不在,其复杂性也随着维度的增加呈指数级爆炸。

“老板,这是‘华通物流’那边托了七八层关系,通过科技部递过来的一个‘城市百万级包裹动态配送网络实时优化’的课题,”王浩递上一份厚厚的项目说明书,“据说他们找了全球好几家顶尖的算法公司和大学实验室,用最先进的启发式算法和人工智能模型,也只能做到一个大致的次优解,而且计算时间要按小时算。他们希望我们……呃……能给点‘惊喜’。”

王浩说这话的时候有点心虚,毕竟“熊猫”虽然猛,但主要是针对量子特性明显的物理问题。这种纯粹的组合优化,经典算法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虽然慢,但也不是完全没法做。

秦风接过说明书,随意翻了翻,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哦?百万级节点,动态权重,实时响应?有点意思。经典算法在这种规模下,确实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或者干脆就‘算到地老天荒’。”

他走到“熊猫”的控制终端前,手指在光洁的输入界面上轻点了几下。没有复杂的编程,秦风只是调用了他之前基于“熊猫”特性,随手写出来的几个“秦氏量子启发式搜索模块”和“秦氏退火算法变体”,然后设定好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

“让他们瞧瞧,什么叫真正的‘全局最优’,以及,什么叫‘实时’。”秦风轻描淡写地说道。

这一次,“熊猫”的计算过程更加简洁,屏幕上甚至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数据流,只有几个核心参数在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疯狂跳动。

三分钟后。

“滴!”

【“华通物流”百万级包裹动态配送网络实时优化方案(版本号:熊猫-opti-001)已生成。预计综合效率提升:37.2%。预计平均配送时间缩短:28.5%。预计运营成本降低:15.8%。计算耗时:3分07秒。】

王浩看着屏幕上的结果,手里的平板“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提升百分之三十七的综合效率?!缩短近三成的配送时间?!这……这要是真的应用下去,整个华通物流,不,是整个华夏的物流行业都要被颠覆了!一年能省下多少钱?创造多少价值?他已经不敢想了!

而这一切,仅仅用了三分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