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513章 学术界的“白色恐怖”!“秦风的理论,都是异端邪说?”

第513章 学术界的“白色恐怖”!“秦风的理论,都是异端邪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鹰酱的“实体清单”如同一道冰冷的铁幕,骤然落下,在全球科技界掀起了滔天巨浪。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这场“窒息攻势”的广度和深度。如果说技术封锁是砍向华夏科技这棵大树的利斧,那么紧随其后的学术围剿,则是一场试图掘其根、毁其壤的毒计。

一场学术界的“白色恐怖”,正悄然降临。

伦敦,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私人俱乐部内。

壁炉里的火焰静静跳动,映照着墙上价值连城的油画。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的总编辑,阿奇博尔德·哈里森爵士,正优雅地端着一杯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享受着午后的宁静。

这时,侍者悄无声息地递上了一部加密卫星电话。

“爵士,华盛顿的电话。”

哈里森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但还是接了过来。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他十分熟悉、却又不想听到的声音——来自“促进全球科学进步基金会”的理事长,一个与鹰酱国会山和五角大楼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男人。

“晚上好,阿奇博尔德,希望没有打扰到你的下午茶。”电话里的声音温和而有礼,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压力。

“晚上好,威廉。你知道的,为了科学,我随时有空。”哈里森打着哈哈,心中却已经升起一丝警惕。

“那就好。”威廉理事长轻笑一声,直入主题,“最近,东方的一些研究成果,引起了我们基金会理事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那个……叫秦风的年轻人,他的理论,比如常温超导,还有那个什么量子计算……嗯,非常……有想象力。”

哈里森心中一凛。他当然知道秦风,这个名字在过去一年里,几乎是物理学界最耀眼的彗星。他甚至亲自审阅过秦风那篇关于常温超导的开创性论文,并力排众议,打算将其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威廉,秦风先生是一位不世出的天才,他的理论……”

“天才?”威廉打断了他,语气依旧温和,但已经带上了一丝冷意,“阿奇博尔德,你要知道,科学的殿堂是神圣的,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我们基金会作为《自然》杂志最大的资助方之一,有责任和义务,维护这片净土的纯洁性。我们认为,对于那些……过于超前、缺乏足够同行验证、甚至可能与现有科学体系根基相悖的理论,我们应该采取更加审慎、更加严格的审查态度。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哈里森沉默了。他端着酒杯的手,微微一紧。

他当然明白。

这不是学术探讨,这是赤裸裸的政治指令。

“我明白了。”良久,他缓缓吐出这三个字,感觉口中的威士忌都变得苦涩起来。

“很好。”威廉满意地笑了,“我相信,以你的专业和严谨,一定能为科学界把好这道关。哦,对了,下个季度的资助款,我们会提前一个月打到贵刊的账户上。”

电话挂断。

哈里森颓然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壁炉里摇曳的火焰,眼神晦暗不明。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然》这本百年老刊的学术独立性,已经被打上了一个屈辱的烙印。

类似的电话,在《科学》、《柳叶刀》、《细胞》等一系列享有盛名的国际顶级期刊编辑部里,相继响起。

一张无形的大网,在鹰酱的操纵和资助下,悄然张开,目标直指来自东方的所有突破性科研成果。

风暴很快就显现了威力。

华夏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博士生赵振华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邮件,身体气得发抖。

那是一封来自《物理评论快报》(pRL)的退稿信。

他和他的团队,在秦风之前提出的“高维弦膜在低能区的投影效应”理论启发下,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实验,终于捕捉到了一种全新的高能粒子衰变路径,完美印证了秦风理论的预测。这本该是一项足以震惊物理学界的重大发现。

然而,审稿人的意见,却荒谬到让他想砸了电脑。

审稿人A:“该实验设计过于……巧妙,以至于让人怀疑其真实性。建议作者提供原始数据以供核查——所有数据,精确到每一毫秒的探测器读数。”

审...稿人b:“论文的理论基础,引用了备受争议的‘秦氏理论’。在一个尚未被主流学界广泛接受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其结论的可靠性存疑。建议作者更换理论框架,比如,从标准模型的超对称扩展理论出发,重新解释实验数据。”

审稿人c的意见更直接:“这篇文章的结论,如果属实,将颠覆我们对粒子物理学的现有认知。非凡的结论需要非凡的证据。恕我直言,我并不认为一个来自东方的年轻团队,有能力做出如此非凡的发现。拒绝发表。”

“欺人太甚!这他妈是学术评审还是有罪推定?!”赵振华猛地一拳砸在桌子上,胸口剧烈起伏,“让我们提供所有原始数据?几百个t的数据,怎么给?就算给了,他们鸡蛋里也能给你挑出个哥斯拉来!还有那个审稿人b,让我们换理论框架?这不就等于让牛顿用相对论去解释苹果落地吗?荒谬!无耻!”

他的导师,一位年过六旬的老教授,默默地递给他一杯水,叹了口气:“小赵,冷静点。最近不止我们,国内好几个课题组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材料、生物、信息……凡是引用了秦风理论,或者做出了颠覆性成果的,几乎全军覆没。审稿意见一个比一个离谱,摆明了就是不想让我们发。”

赵振华一口气喝干了水,眼睛通红:“老师,那我们怎么办?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成果,就这么被他们一句话给否定了?”

老教授沉默了,浑浊的眼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他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为了能在国外期刊上发一篇文章,是如何的小心翼翼,如何的仰人鼻息。他本以为,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自己的学生们可以挺直腰杆,与世界同行平等对话。

却没想到,等来的不是平等对话,而是一场蛮横无理的“白色恐怖”。

一名学者在图书馆里沉思

与此同时,一些西方的“御用学者”也纷纷粉墨登场,开始在各大媒体和公开场合,对秦风的理论发起猛烈攻击。

诺贝尔奖得主汉斯教授,在接受bbc专访时,痛心疾首地表示:“科学的进步应该是稳健的、可验证的。而秦风先生提出的那些理论,比如用剩饭合成常温超导体,用收音机改造量子计算机……恕我直言,这更像是中世纪炼金术士的呓语,而不是严谨的科学!它缺乏坚实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推演过程,充满了跳跃和想当然。我们必须警惕这种将科学‘神秘化’、‘奇迹化’的倾向,这是对科学精神的背叛!”

鹰酱国家科学院院士,材料学专家罗伯特·史密斯,更是在一场公开演讲中,将秦风的“女娲石”合金斥为“伪科学”。

“所谓的记忆修复合金,违背了金属晶格学的基本原理!熵增定律决定了物质只会从有序走向无序,怎么可能在没有外部能量持续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完美的自我修复?这一定是东方人为了博取眼球而制造的骗局!我敢打赌,他们所谓的样品,不过是加了某种高分子聚合物的普通合金,根本经不起严格的测试!”

一时间,国际舆论甚嚣尘上。

“异端邪说”、“科学骗局”、“学术义和团”、“违背科学规范”……一顶顶大帽子,被扣在了秦风和整个华夏科学界的头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