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华夏量子信息科学宣言》横空出世!(2 / 2)
论文的第一部分,【华夏量子科技的独立发展之路】,系统性地阐述了以“秦氏量子计算”和“宏观量子调控”为核心的全新理论框架。它用一种前所未有的、自洽的、逻辑完美的数学语言,解释了“神光一号”的工作原理。其中的许多观点,比如“量子态的宏观锁定与解锁”、“信息熵在多维时空中的守恒与传递”等等,都让他们这些顶级专家看得如痴如醉,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说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立”,是构建自己的理论大厦,那么第二部分,【对若干西方主流量子理论局限性的批判性反思】,就是“破”!是挥舞着理论的铁锤,去砸碎旧世界的偶像!
秦风没有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哲学思辨,他用的,是纯粹的、冰冷的、无可辩驳的数学推演和“熊猫量子霸王机”模拟出的海量实验数据!
批判一:对“哥本哈根诠释”的颠覆性质疑。论文指出,“观测导致波函数坍缩”这一核心观点,本质上是一种“物理学的不可知论”,它回避了“观测”本身的物理过程。秦风用长达三十页的公式推演,结合“神光一号”中对单个原子进行“无损观测”的实验数据,证明了所谓的“坍缩”,并非瞬时发生,而是一个遵循特定“宏观量子调控”规律的、可预测、可控制的连续过程!“上帝不仅不掷骰子,他甚至连骰子都没碰过!一切所谓的‘随机’,都只是因为你们的理论,还不够深刻!”
批判二:对“薛定谔的猫”佯谬的终极解答。论文嘲讽道:“一只猫,怎么可能同时处于死与活的叠加态?这个困扰了物理学家近一个世纪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秦风指出,生命体作为一种复杂的宏观系统,其内部时刻发生着不可逆的熵增和信息交换,这本身就是一种持续的“自我观测”,会瞬间破坏掉任何可能存在的量子叠加态。“下次再有人跟你提这只猫,你可以直接告诉他,在箱子盖上的那一刻,它的状态就已经确定了。至于到底是死是活,那取决于你往箱子里放的是毒气,还是……一份红烧肉。”
批判三:对“标准模型”历史遗留问题的尖锐揭露。论文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当前西方主流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虽然在实验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更像是一个打满了补丁的“缝合怪”。它无法解释暗物质、暗能量,无法统一引力,内部存在十几个需要靠实验来测定的、无法从理论上推导出的自由参数。“一个无法预测自身参数的理论,能叫终极理论吗?不,它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比较好用的‘经验公式’罢了。”
……
一篇论文看下来,整个指挥部里,鸦雀无声。
所有的大佬,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秦风。
他们感觉自己的大脑,在短短一个小时内,被反复地格式化,然后又被强行安装了一个全新的、版本领先了至少一百年的操作系统。
“我……我同意署名!”那位之前质疑秦风的老院士,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激动得满脸通红,声音都在颤抖,“这……这不是论文!这是圣经!是量子物理学的……新约圣经!能在这上面留下我的名字,我死而无憾!”
“我也同意!”
“同意!必须同意!谁不同意我跟谁急!”
一时间,群情激奋!
所有人都被这篇论文中展现出的、那种睥睨天下、重塑乾坤的雄心和智慧,给彻底点燃了!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在不久的将来,全世界的物理系学生,都将学习以“秦氏理论”为基础的新教材。而他们这些名字,将作为新时代的开创者,被永远地镌刻在科学史的丰碑上!
最终,这篇由秦风执笔,联合了“秦之队”数十位顶尖学者共同署名的“宣言式”纲领性论文,没有投给任何一家西方期刊。
它被直接发表在了华夏国家科学院的官方学术期刊——《华夏科学》的特刊上。
期刊的编辑部在收到稿件的当晚,总编连夜从家里赶来,召集了所有核心编辑,通宵审稿。
第二天一早,他们做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推掉本期所有已定稿件,整本期刊,只刊登这一篇文章!并以最快的速度,将其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等八国语言,向全球同步发布!
当这篇题为《华夏量子信息科学独立发展之路与未来展望……》的“理论王炸”,正式出现在网络上时,一场远比“神光一号”更加猛烈的思想风暴,在全球学术界,轰然引爆!
一开始,西方主流学者们对此嗤之以鼻。
“哈!看看这可笑的标题!又长又蠢!这是学术论文还是政治口号?”
“华夏人疯了吗?他们造出了一台机器,就以为自己可以推翻量子力学了?这是何等的傲慢和无知!”
“批判哥本哈根诠释?他以为他是谁?爱因斯坦再世吗?可笑!”
然而,当一些真正顶尖的、不受政治和利益捆绑的理论物理学家,怀着好奇或轻蔑的心态,点开了这篇论文,并开始认真研读其中的数学推导和实验数据时……
他们的表情,渐渐地,变了。
从轻蔑,到凝重。
从凝重,到震惊。
从震惊,到骇然。
最后,变成了一种……信仰崩塌般的、深深的恐惧。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
一位以严谨着称的、白发苍苍的理论物理学主任,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把自己关了整整三天三夜。
第四天早上,当他的学生推开门时,发现这位一向不苟言笑的导师,正失魂落魄地坐在地上,周围散落着上百张写满了计算公式的草稿纸。
他看着自己的学生,眼神空洞,喃喃自语:
“错了……我们都错了……”
“那只猫……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同时是死是活……”
“我们……我们竟然被一个如此简单的哲学陷阱,困扰了将近一百年……”
一场思想上的原子弹,正式在西方学术界的核心地带,被引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