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497章 茧信不渡黄浦江

第497章 茧信不渡黄浦江(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雨势渐急,青瓦上的碎玉声连成一片。

顾承砚转身时,袖口蹭过案头叠成小山的回执单,最上面一张“嵊县”的笺纸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底下压着的余姚回执。

苏若雪正执起铜镇纸压纸,指尖突然顿住:“承砚,你看这个。”她抽出最底层那张素笺,烛火在纸背投下淡影,“余姚西坝验讫”的朱红戳记像团凝固的血,日期赫然写着五月初七——比预计的五月十一早了四天。

顾承砚的指节抵在桌沿,骨节微微发白。

他记得这批茧是五月初五从嵊县出发的,按独轮车每日三十里的脚程,到余姚西坝至少要走四日。

“早了四天。”他重复一遍,声音像浸了冷水的铁丝,“除非他们根本没到西坝。”

苏若雪的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影:“可回执上的笔迹和农户按的蚕茧印……”

“是真的。”顾承砚打断她,指腹摩挲过那枚模糊的茧印——农户习惯用新摘的蚕茧蘸朱砂按押,新鲜茧衣的绒毛会在纸上留下细痕,这张纸的纹路里还凝着未干的茧香,“但流程是假的。”他抓起茶盏,却发现不知何时已凉透,“有人截停了运茧队,伪造验讫记录,让我们误以为货在途中。”

窗外炸响一记闷雷,震得烛芯猛地一跳。

苏若雪攥紧那张回执,指甲在纸背压出月牙印:“我这就去查运输线的人。”她转身要走,却被顾承砚拉住手腕。

“先查细作。”他的掌心带着薄茧,裹住她微凉的手背,“能接触到农户回执的,要么是我们派去的联络人,要么……”他顿了顿,“是跟着返乡女工回去的亲属。”

苏若雪的瞳孔微微收缩。

她想起前日整理女工家书时,秀芬的信里夹着张褪色的照片——她弟弟阿牛穿着粗布短打,站在十六铺码头的货堆旁。

“我去翻夜校的学员档案。”她抽回手,竹簪上的流苏扫过顾承砚手背,“上个月有个女工说弟弟在码头做苦力,突然断了联系。”

账房的门被风撞得哐当响,青鸟的身影裹着雨气撞进来。

他军靴上的泥点甩在青砖地上,怀里抱着卷被油布裹得严严实实的纸卷:“少东家,查到了!”他扯下油布,露出几张盖着“日本商团”火漆印的文件,“杭甬线设了七道关卡,名义上查鼠疫,实则扣所有带‘丝’‘茧’字眼的货。”他指尖戳过一张稽查记录,“更毒的是,巡捕房收到匿名信,说我们夜校学员借探亲运违禁品,后日要挨家搜查。”

顾承砚的呼吸忽然沉了半拍。

他接过文件,烛火映得“违禁品”三个字泛着冷光。

夜校学员都是织坊女工,她们的家信、技术手册,甚至给家里带的蚕种,全是运输线的关键——若巡捕房查到蛛丝马迹,嵊县的农户、绍兴的联络人,整条丝路都会被连根拔起。

“冰绡丝样品全部封存。”他突然开口,声音像淬了钢,“对外就说梅雨季湿度大,生丝易霉,暂停报价。”苏若雪愣了一下,随即明白——冰绡丝是顾氏新研的双宫茧细丝,本是要在下周的万国博览会上惊艳外商的王牌,如今却要藏起来当诱饵。

青鸟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那运茧队?”

“第一批到宁波的货,立刻转走。”顾承砚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停在舟山群岛的位置,“找船家走海路,贴着海岸线绕。剩下的……”他抬头看向窗外翻涌的乌云,“让农户把茧子藏进桑树林,就说梅雨季蚕房要通风,把茧匾搬到树底下——日本人总不能砍光桑树查茧。”

苏若雪突然按住他的手背:“细作的事……”

“先保人。”顾承砚反握住她的手,拇指轻轻摩挲她虎口的薄茧——那是常年打算盘磨出来的,“夜校里还没返乡的女工,明早召集起来。”他的目光穿过雨幕,落在远处织坊的飞檐上,那里挂着的“顾苏织坊”灯笼被雨打湿,红绸子沉甸甸地垂着,“要加些课。”

青鸟突然笑了:“我懂了,少东家这是要给细作下套。”

顾承砚没说话,只是望着案头那匣双宫茧。

雨还在下,却裹着股若有若无的甜香——是新茧的味道,混着桑树叶被雨水打湿的清苦。

他知道,那些藏在桑树林里的茧子,那些在夜校里捏着笔杆的女工,那些蹲在灶房写回执的农户,正用最原始的方式,织一张比日军封锁线更密的网。

而他要做的,就是让这张网,勒得更紧些。

匣底铺着层新晒的桑皮纸,被雨水浸得微卷,隐约透出底下墨痕——那是顾承砚前夜亲笔写的“丝若不断,心自相连”,此刻被雨气洇开,倒像一缕化不开的愁绪。

“若雪,去把夜校钥匙取来。”顾承砚突然推开窗,雨丝溅在他镜片上,模糊了眼底翻涌的暗潮,“未返乡的女工,今夜必须全部召来。”他转身时带起一阵风,案头回执单哗啦作响,最上面那张“余姚西坝”的朱印被吹落在苏若雪脚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