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541章 婚书烧了,债可没完

第541章 婚书烧了,债可没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桐乡拾遗工坊外,天未亮便已人头攒动。

主妇们抱着洗净晒干的碎布,脚上还沾着泥,脸上写满焦虑。

她们不是来讨价还价的,而是为孩子下个月的学费发愁。

“我家小宝识字班就靠这点钱撑着!”一个瘦弱妇人红了眼眶,声音发颤,“若这布没人收……我们这些女人还能做什么?”

人群骚动中,苏若雪披着素色斗篷走了出来。

她未施粉黛,眉目清冷如初雪,可一开口,却似春风拂面:“姐妹们,听我说一句——三日而已,识字班不停,缝纫课照开。顾家不会弃你们于不顾。”

她说得轻,可每个字都像钉进人心。

有人抽泣起来,有人默默把布包重新捆好。

但只有最亲近的女管事知道,那一夜,苏若雪彻夜未眠。

她在女子缝纫学校的地下室清点桑皮浆库存,亲自监督将三百担废布转为再生纤维原料,悄悄运往苏州合作作坊。

更令人震惊的是,她召集了二十名成绩优异的女学生,以“私人互助”名义向同学借款,每一张借条都由她亲笔拟定:本金、利率、还款期限、违约责任,一字不落。

“这不是施舍。”她在油灯下抬头,目光灼灼,“这是让她们明白——女人也能做债主,也能立信。”

而此时,江西中路的风云正在悄然汇聚。

第四日黎明,晨雾尚未散尽,上海纱业公所的大门刚开,一道挺拔身影已立于阶前。

顾承砚一身藏青长衫,外罩呢子大衣,手提一只乌木箱,箱角包铜,锁扣锃亮。

他没有通报,径直走入议事厅。

厅内已有十余位厂主在场,正低声议论昨日《申报》那篇“婚书与信用”的社论。

忽见顾承砚现身,众人皆是一怔。

“顾少东?”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厂主皱眉,“你来做什么?今日是内部结算会。”

顾承砚微微一笑,将木箱置于中央长桌,当众开启。

哗啦一声,泛黄纸页倾泻而出——十七叠账册副本整齐排列,封面上赫然印着各家工厂名称与年份。

“这是近三年来,纱业公会十七家会员厂的真实流水记录。”他语调平稳,却如惊雷炸响,“全部由苏若雪逐笔复核,误差率低于千分之三。”

全场死寂。

有人脸色骤变,有人下意识去捂自己的账本。

“我知诸位疑虑。”顾承砚环视众人,目光如炬,“这些年,日商压价、买办吃利、银行拒贷,我们节节败退。为何?非技不如人,非货不佳,而是信用崩塌!他们说我们华商账目不清、欺诈成性,所以不肯授信、不敢合作——可谁给过我们自证的机会?”

他顿了顿,从箱底取出另一叠纸。

“这是我妻子苏若雪,以私产筹款资助桐乡工坊的借据。共三十七张,总额两万一千银元,借款人皆为底层女工。每一笔,都有凭证、有签名、有还款计划。”

他轻轻放下那一摞薄纸,仿佛放下一座山。

“她说了一句话:‘女人也能放贷,只要账做得真。’”

议事厅内鸦雀无声,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良久,那位老厂主颤巍巍地伸手,拿起一张借条,反复查看签名与印章,声音沙哑:“这……是真的?”

“自然。”顾承砚点头,“阳光之下,无不可查之账。今日我在此发起‘阳光账盟’——凡愿公开真实账本者,顾氏绸庄将以出口订单为其提供信用背书,优先对接南洋、欧美客商。”

话音落下,犹如投石入湖。

有人冷笑:“顾少东,你是想拿自己当裁判?”

“不。”他摇头,“我不是裁判,是第一个交出账本的人。顾氏绸庄,从今日起,每月十五日对外公示经营报表,接受同业质询、媒体监督。”

整个纱业公所沸腾了。

这不是商战,是革命。

当晚,《大公报》头版刊发深度专题——《从婚书到账本:顾苏夫妇以婚姻之正,立商业之信》。

文章犀利指出:“昔日一纸婚约可被权势撕毁,今日万千账单却筑起不可撼动的信任高墙。顾承砚所图,非一家之兴衰,实乃重建民族工商之魂!”

更有内幕流出: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特派专员已于傍晚秘密约见顾承砚,对其“民间信用重建实验”表示高度关注,或将在长三角试点推广。

消息传至百乐门舞厅时,苏景昌正搂着一名歌女饮酒作乐。

侍者低声耳语几句,他手中高脚杯猛地滑落,猩红酒液泼洒在雪白地毯上,像极了一滩凝固的血。

他瞪着眼,嘴唇哆嗦:“他……他竟用账本翻身?”

身边幕僚低声道:“不止如此,今早已有三家钱庄主动联系顾家,愿以五厘低息提供短期周转贷款。他们说……看中的是‘透明度’。”

“透明度?”苏景昌怒极反笑,眼神阴狠,“他顾承砚以为几张破纸就能洗清嫌疑?真正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窗外雨势渐大,霓虹在湿漉漉的街道上扭曲成迷离光影。

而在法租界某咖啡馆角落,两名掮客缩在昏黄灯下低声交谈:

“听说顾家真要倒了?连苏府都不认这门亲。”

话音未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