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公主含泪出嫁,边疆暂得和平(1 / 2)
天刚亮,长安城外的官道上还飘着薄薄一层尘土,风一吹,打着旋儿地往人脚边绕。
三百人的仪仗队已经整整齐齐地列在城门口,旗帜在晨风里哗啦作响,像在替谁打着鼓点。公主站在马车旁,低着头,手指紧紧攥着袖口,指节都泛白了。她没动,也没说话,就那么静静地站着,像一根扎进地里的钉子,风吹不动,雨也淋不走。
刘邦远远地看着,手里捏着一块油纸,边角都被他搓得毛了。他没有走过去,也没有叫她,就这么默默地等着,仿佛再多看一眼,心就会碎得更快些。
张良站在城楼上,指尖轻轻一划,半空中“唰”地弹出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跨国合作·和平使者**。底下还飘着几朵虚拟祥云,看着挺热闹,可怎么瞧都透着一股子冷清劲儿。编钟乐阵立刻奏起《安边颂》,调子庄重得像是在签什么天大的合同,而不是送一个女儿远嫁。
“快点吧。”刘邦低声说,嗓音有点哑,“拖得越久,越难受。”
萧何从数据台前抬起头:“嫁妆清单已上传,第一期黄金三千斤、五铢钱四十万贯,已经打入境外结算通道。等公主跨过鸿沟接口,资源自动激活。”
韩信在城墙上走了两圈,脚步突然停住:“边境雷达红点了!三支骑兵正往迎亲路线靠近,距离八十里。”
“发加密令。”张良头也不抬,“‘友访计划’启动,所有单位转入观察模式,谁先动手谁负责。”
话音刚落——
公主忽然跪了下来。
所有人都愣住了。风像是被按了暂停键,连音乐都卡了一秒。
她额头贴地,肩膀抖得厉害,一句话也没说,可谁都看得出来——她在哭。眼泪砸在地上,洇开一小片湿痕。
路边围观的百姓有人开始抹眼睛。一个老头蹲在地上,拿袖子擦眼角,嘴里喃喃:“这哪是嫁女儿……这是把心肝剜出去喂狼啊……”
眼看场面要撑不住,刘邦终于动了。
他一步步走过去,不急不缓,每一步却像踩在人心上。走到公主面前,他没说话,只是从怀里掏出一枚玉佩,轻轻放进她手里。
玉是温的,上面刻着四个小字:**归期可待**。
然后他退后半步,抱拳,行了个臣子见君主的大礼。
公主怔住了,泪眼朦胧地看着他。
刘邦没看她,转身就走。背影挺直,一步也没回头。
车队缓缓启动,马蹄踏在黄土路上,扬起一片灰蒙蒙的烟尘。公主坐在车里,帘子只放下一半,手一直紧紧握着那块玉,指尖都在发颤。
刘邦站在原地,直到最后一辆车影消失在地平线尽头,才慢慢抬起手,把那团被汗水浸透的狗肉油纸揉成一团,扔进了旁边的回收箱。
“走了。”他说。
没人接话。
萧何低头看着数据流:“第一期资源已确认到账,匈奴关闭了两个远程炮台,烽燧雷达的红点正在消退。”
“他们不是讲信用。”张良轻声说,“是算明白了账。”
韩信冷笑:“现在不动手,是因为后面还有五千斤黄金没到账。咱们用钱买了三年命。”
刘邦点点头,忽然问:“樊哙醒了没?”
萧何摇头:“还在昏迷,但生命体征稳定。”
“等他醒来,告诉他。”刘邦咧了下嘴,“他最爱的那家狗肉馆,我批了特供牌照,以后军营食堂天天有。”
韩信忍不住笑出声:“您这时候还想这个?”
“不然呢?”刘邦耸耸肩,“人得吃饭,兵得吃肉,打仗的事,总得先让人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