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酒启新程,绳系归途(1 / 2)
第600章:酒启新程,绳系归途
薄荷米酒开封的那天,恰是夏至。清晨的阳光把李伯家的青瓦染成金红色,枣树上的蝉鸣刚起头,丫丫就踮着脚够窗台上的陶罐,辫梢的红绳扫过坛口的棉布,带起一阵清冽的香气。
“慢点,丫头。”玄风从她手里接过陶罐,陶土的质感带着经年累月的温润。他揭开棉布时,酒香混着薄荷的清凉漫开来,像把整个泉眼的凉意都装进了坛子里。酒液呈淡绿色,浮着细碎的薄荷碎末,在晨光里泛着珍珠似的光泽。
李婶端来三个粗瓷碗,碗沿还留着烧制时的手印,带着朴素的温度。“按老规矩,开坛酒得先敬天地。”她往每个碗里倒了浅浅一层,“敬过了,喝着才安心。”
玄风捧着酒碗走到院门口,对着初升的太阳洒下酒液。淡绿色的酒珠落在青石板上,瞬间晕开,惊得石缝里的蟋蟀蹦跳着躲开。他想起三天前在后山,李伯说“这世上总有个地方等着你回来”,那时不懂,此刻酒液渗入石板的凉意顺着脚底漫上来,忽然就懂了——所谓归宿,原是让你无论走多远,都知道有处地方,会把你的痕迹妥帖收藏。
“尝尝?”李伯举起碗,晨光在他花白的胡须上跳跃。三人轻轻碰碗,粗瓷相击的“哐当”声里,酒液滑过喉咙,先是薄荷的清凉,接着是米酒的微甜,最后在舌尖留下淡淡的回甘,像把整个夏天的风都咽进了肚里。
“好喝!”丫丫咂咂嘴,小脸上很快泛起红晕,眼睛亮得像泉眼的星星,“比张奶奶的薄荷糖还带劲!”
正说着,院外传来驴铃声,老掌柜牵着驴站在门口,驴背上的竹筐里装着个红布包。“听说玄小哥今天要走?”他把竹筐卸下来,红布掀开,露出里面的芝麻饼,还冒着热气,“给你路上当干粮,刚出炉的,放凉了也脆。”
石头从驴后头探出头,手里攥着捆晒干的薄荷,怯生生地递过来:“玄风哥哥,这个给你,泡水喝。”小男孩的手指被草叶割出细痕,却挺得笔直,像在递什么珍宝。
玄风接过薄荷,叶片干燥却依旧带着清香,他想起这几日教孩子们认草药的光景——丫丫总爱抢答,石头则默默记在本子上,两个孩子蹲在药架旁的样子,像两株努力生长的幼苗。他从行囊里拿出个小布包,里面是用青田石刻的两片薄荷叶,一片给石头,一片给丫丫:“想我的时候,就看看它,像我还在教你们认草药。”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捧着石片,丫丫忽然扑过来抱住玄风的腰,小脑袋在他衣襟上蹭了蹭:“玄风哥哥,你还会回来吗?”
玄风的手顿在半空,指尖碰到她手腕上的石坠,凉丝丝的。他想起昨夜收拾行囊时,李伯悄悄往他包里塞了包星叶草种子,说“到了新地方,种下它,就像把根带去了”。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原是比誓言更重的承诺。
“会的。”他轻轻拍了拍丫丫的背,“等薄荷再开花时,我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