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量子都江堰(2 / 2)
林语望着观测台外的九州地图,突然想起第405章“徐福疫苗”里,墨衡用细胞净化沙暴的场景。“原来如此。”她轻声道,“徐福的‘玉泉’治沙,诸葛先生的‘量子都江堰’固沙,本质上都是…用古人的智慧,解今人的困局。”
朴正雄突然指着九州地图的“豫州”区域。老农的瞳孔里映着泛着金光的晶体:“那片地方…像极了俺们村的祖坟地。当年闹饥荒时,老祖宗就是用‘鱼鳞坑’存水,才熬过来的。”他蹲下身,捧起一把混着晶体的沙粒,“这沙…有股子熟悉的味儿,像老家的黄土。”
诸葛青阳的指尖轻轻抚过全息地图。“豫州”区域的晶体突然发出更明亮的光,一道细小的光流从地图中射出,钻进朴正雄的掌心。老农浑身一震,突然说出一段陌生的古谣:“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这是《诗经·伐檀》。”诸葛青阳的声音里带着笑意,“《河防一览》里收录过这首诗,说‘治河者,先治民心’。沙粒里的地理记忆,连《诗经》都没忘。”
林语的手机突然震动。她点开消息,是诸葛青阳发来的:“林指挥官,注意星槎主控台的异常数据——刚才启动量子都江堰时,主控台的量子计算机突然调用了《墨经》的‘兼爱’算法,还…生成了一个虚拟的墨子意识体。”
林语的心头一紧。她望向远处的星槎号,那艘承载着人类星际文明的飞船,此刻正被一层淡金色的光晕笼罩。光晕中,隐约能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穿着粗布短褐,腰间挂着木工尺,正是墨子的模样。
“墨先生?”她轻声唤道。
身影转过脸,盲眼的位置泛着和诸葛青阳一样的量子蓝光。“小林,”声音苍老却有力,“我在星槎主控台里…睡了两千年。”
观测台的警报再次响起。这次不是危险,而是…庆祝。量子都江堰的沙粒开始“唱歌”,那是《河防一览》里“夯歌”的量子重构;九州地图的晶体开始“生长”,每粒晶体里都映出不同朝代的治水场景:大禹的耒耜、李冰的都江堰、潘季驯的“束水攻沙”…
墨衡望着这幕,突然想起《墨经》里的句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他转头看向诸葛青阳,老者的盲眼里映着九州地图的光,像两盏永不熄灭的灯。
“墨子意识体在说什么?”朴正雄问。
林语翻译道:“他说…‘治沙者,治心也;治心者,兼爱也’。”
星槎号的光晕突然扩散,覆盖了整个沙漠。量子都江堰的九州地图在光晕中旋转,每一粒沙都成了会呼吸的星子,每一道河道都成了连接古今的桥梁。
而在宇宙的最深处,星槎主控台的量子计算机里,墨子的意识体正凝视着屏幕上的九州地图。他的指尖轻轻划过“冀州”的位置,那里有一行小字:“治沙者,非独治沙,治文明之根也。”
“小林,”墨子的声音穿越千年,“告诉诸葛青阳…《河防一览》的下一章,该写‘星际都江堰’了。”
沙漠的晨雾渐渐散去。诸葛青阳站在观测台上,望着那片被九州地图覆盖的沙地,盲眼里的量子蓝光与晨光交融。他知道,这不是治沙的终点,而是文明重生的起点——
“所有被遗忘的智慧,都会在量子里苏醒;所有被破坏的土地,都会在传承中重生。”
而在星槎号的阴影里,一个由沙粒量子比特构筑的微型分水系统正在成型。它的形状像极了都江堰的鱼嘴,却泛着星际的银光——那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水利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