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处决张地主(2 / 2)
“襄王万岁!”
台下的欢呼声差点掀翻屋顶,百姓们一边喊一边拍手,有的还激动得跳了起来。
很快,刽子手就押着张地主到了台边,随着一声“斩”,张地主的人头掉在了地上。
之后,人头被挂在高杆上,来往的人都能看见——这是给所有还在观望、还想跟新政作对的地主士绅,一个最严厉的警告。
同时也是给整个临安的百姓们看看,有襄王和杨家军为他们做主,让他们放心去执行新政,放心去和地主们斗争。
杨建国其实就混在台下的百姓里,看着大家群情激愤的样子,知道这步棋走对了。
他拉过身边的刘老屁,小声说:“你赶紧让人把今天审判的事,编成小故事、小歌谣,让咱们的工作队和宣讲员,到每个村子、每个街口去讲、去唱。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张地主不是唯一一个坏地主,天下的地主都一样黑!咱们穷人要想活命,不能等着老爷们发善心,得自己凑到一块儿,跟他们斗!”
他又补充道:“还有,以农会为底子,在各地组建民兵队。给他们发点简单的武器,长矛、梭镖、砍刀都行,让咱们的士兵教他们怎么用。告诉他们,以后不光要会种地,还要能拿起家伙,保住自己的地、自己的粮食,保住新政给他们的好处!谁敢来抢,就跟谁拼命!”
刘老屁用力点头,激动地说:“团长,我这就去办!保证把您的话传到每个角落!”
处决张地主的消息,比刮风还快,头天下午刚行刑,第二天一早,临安城周边十里八乡的人就都知道了。
市集口那根高杆上挂着的人头,看在穷苦人眼里,心里又热又酸,总算有人替他们出头了。
看在地主老爷们眼里,后背直冒冷汗,晚上连觉都睡不安稳。
以前的村子,不管是王家村、李家坳还是刘家集,都死气沉沉的。
白天男人下地、女人喂猪,晚上关起门来就睡觉,谁跟谁都不怎么说话,怕说错话被地主听见,招来麻烦。
可现在不一样了,各村都跟开了锅似的,村民们凑在一起就聊张地主的事,聊襄王的新政,眼神里都透着以前没有的光芒。
王家村的变化最明显,张地主被斩的当天晚上,村里的佃户和农民们就凑在村口大槐树下,成立了农会。
以前村民们见了面,要么低着头走,要么就嗯啊两声应付过去,可这天晚上,大槐树下挤满了人,连平时最胆小的老光棍都来了。
半大小子狗蛋,拽着李大柱的衣角,声音还有点发颤:“柱子哥,张地主…真被砍头了?我没做梦吧?”
狗蛋他爹去年就是因为还不上张地主的高利贷,被逼得上了吊,这事全村人都知道。